中国专业的珠宝行业门户平台欢迎您

首页 > 资讯 > 金评媒 > 金凰珠宝爆雷后 谁会对损失的160亿负责?

金凰珠宝爆雷后 谁会对损失的160亿负责?

日前,身为国内最大黄金首饰制造商之一的金凰珠宝,质押了83假吨黄金向15家金融机构融资160亿,卷入其中的金融机构包括9家信托公司、2家银行,实在令人感觉匪夷所思。

不过今天不是聊金凰珠宝如何用假黄金融资的,而是聊一聊这件事爆雷之后,谁会对损失的160亿负责。

黄金

银行会如何追责

信托公司的流程我不是很了解,但是银行的贷款流程我还算熟悉。

15家金融机构里,就有2家银行被卷进去了,分别是恒丰银行(40亿)和张家口银行(1.8亿)。

一笔质押贷款,大致上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阶段: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审批、落实审查审批意见、办理质押手续、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及回收等基本流程。

从正常的流程及风控措施来看,金凰珠宝用83吨黄金,在银行业机构融资41.8亿,肯定是需要层层把关。只要这些环节的人员都能够尽职尽责,也不会出现这么大的风险。

但是究竟谁会对此负责?

贷款调查人员有责任吗?

话说用假黄金质押贷款也不是新鲜事情。

早在2016年,陕西、河南银监局查获了多名不法人员用纯度不足的非标准黄金做质押物,骗取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190亿元贷款的大案子。

在当时的案件中,用的是“金包钨”做质押物,具体就是外表用黄金(38%),内芯用的钨(62%)。不过这样已经能骗过普通检测仪器,假如不用打钻和熔炼的检测方法,很难发现是“假黄金”。

但金凰珠宝用的“金包铜”这样十分容易辨别的造假手法,就让人十分无语了。因为金的密度约为19.32g/cm3,而铜密度约为8.92g/cm3,金密度是铜密度二倍还多,“金包铜”只要拿手掂量一下,便会立马露馅。

这么明显的假黄金,调查人员怎么可能没有责任。但是很遗憾的说,从流程上看,调查人员没有责任。

道理很简单,对调查人员来说,他是搞金融的,又不是搞珠宝鉴定的,又不懂如何辨别假黄金。为了确保黄金是真的,调查人员还找了专业的机构鉴定,你看,鉴定书都在,检测结果显示是真黄金!你敢说调查人员不尽职尽责?

更何况,调查人员只是最底层的工作人员,毫无权力决定一笔贷款是否能审批发放,更何况上亿的贷款?

所以,调查人员没有责任。

审查人员有责任吗?

审查人员也没有责任。

对审查人员而言,从贷款申报材料上看,金黄珠宝肯定是不会有问题的。

金凰珠宝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国珠宝玉石协会的副会长单位,上海黄金交易所综合类会员单位;所生产的“金凰”牌系列是黄金首饰加工制造行业的领先品牌;公司主要客户为周生生、周大福等知名品牌公司,产品销路也十分有保障。

上市公司、品牌响亮、销路不愁,这么“优秀”的贷款主体,你上哪里找?

而且还有严密的风控措施呢!

金凰珠宝的实际控制人贾志宏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纯度为 999.9 的标准黄金+保单增信,增信措施强、安全边际高 ,质押物管控措施严格,从进工商银行的保险柜开始, 就一直没有动过,更不说黄金的变现能力强。

这是有什么问题?

所以,审查人员没有责任。

审批人员有责任吗?

审批人员那就更没责任了。

金凰珠宝的贷款金额那么大,肯定是需要经过贷款审批委员会(有的银行叫贷款审查委员会)集体审批的。而贷审会这种审批体制,看起来是集体审批,人人有责,但是在实践上,往往是人人无责。

所以谁有责任?行长吗?还是副行长?还是其他委员?

不,大家都没责任。

至于更后面的质押、放款、贷后管理,都是在走流程了, 其他人员更是没有什么责任了。

这样仔细盘算一下,好像都没有责任了。

而且有趣的是,据有关媒体对相关金融机构采访的消息,部分金融机构负责人均强调称:“产品的风控措施按理说非常的严格,真没想到金凰珠宝会对我们做出这样不好的事情,目前金凰珠宝系列项目的实施过程还没被查出问题。”

而有的金融机构更是直接声称:“金凰项目”为我司事务型信托产品,我司严格按照信托合同约定和委托人指令进行操作,忠实履行了受托人职责,所有操作合法合规。”

你看,谁有责任?

难道真就没责任了?

问题根源在哪里?

银行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对合规银行建设不可谓不重视,流程制度不可谓不严谨,风险笼子不可谓不严密。

但是为什么会经常出现这类匪夷所思的案件?

在中国,所有银行的制度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是从执行的角度来看,效果却是千差万别的。

很多人会认为,这是银行员工责任心和管理的问题,然后强调提高员工责任心,压实员工责任,强化监督检查……。

我认为这样是“治标不治本”的。

在我看来,问题的根源在银行的体制上。

我们国家的银行基本上都是科层制管理体系。这种管理方式尤其强调制度、流程、层级管理,将员工视为银行这个庞然大物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把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上的职责定的清清楚楚,员工只需要按照本岗位的工作职责,做好分内的事情就行了,至于其他岗位的事情,不需要、更不能容你插手。

长期处于这种非人格化的管理环境之中,会导致银行员工渐渐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因为员工只需要按照规定动作完成本岗位的工作事情就行了。久而久之,就连基本的责任心也会慢慢丧失。

就算出现更匪夷所思的事情,也是毫不奇怪的。

而雪崩来临时,又有哪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未来我们该怎么走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有句名言:“答案在现场,现场有神灵。”

对银行而言,一线就是现场,客户就是现场。要想将贷款的风险控制到最低,就必须要强调现场管理,尤其是对一线员工的管理。

而有的领导只要开始强调管理,就是要加强对一线业务的检查督办,提高检查频次和要求。这样下去,只会让一线工作人员每日疲于应付各类检查,陷入形式主义的条条框框,而真正需要一线员工做的风险识别、控制和管理,反而没时间和精力去做。

更有些领导,把一线员工当成背锅侠,但凡贷款出了风险,都是一线员工的责任,受处分的也永远只有一线员工。长此以往,谁还愿意把事情当事情?

最终只会让银行自酿苦果,大家日子都很难过。

而我们要走出这样的误区,就一定要把一线的工作人员当人看,尊重一线的独立意见,发挥一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将现场管理和层级管理相结合,综合评判我们的业务应该如何开展,风险如何控制,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这样才能真正把工作做好,把风险控制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