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珠宝行业门户平台欢迎您

首页 > 知识 > 珠宝知识 > 国外头饰发展--皇冠

国外头饰发展--皇冠

国外头饰发展与中国头饰发展各有千秋,国外头饰主要为王冠等。由于西方各国受宗教思想的影响,所以在王冠上通常都有类似十字架的图案。而女性王冠多以金镶钻石来制作,采用自然的蜷曲状纹样,或类似花草状的纹样。突出豪华中的自然感觉。

戴着嵌有“印度大金刚钻”后冠的亚历山德拉王后

各国的王室历来都是珠宝首饰的最大最主要的顾客, 王室拥有的珠宝首饰汇集了天下首饰的精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象征着王位的王权标志。王权标志主要由皇冠、权杖、宝球、戒指和佩剑等组成。王权标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王的装饰品,它是王位和王权的有形的物证,是权力的象征,这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权力 。王权标志里的皇冠最具象征性, 皇冠就是帝国, 戴冠者即为至高无上的帝国之王 。王权标志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公元828年英国的第一个国王Egbert (埃格伯特) 的加冕典礼 。

英国王室的王权标志归国家所有, 收藏在伦敦塔内的珍宝馆, 从十七世纪起就对外公开展出,如今每年能吸引两百万人前去参观。伦敦塔始建于英王威廉一世统治时期。威廉一世热衷于旅行, 但当他外出时, 他得把王室首饰藏在温彻斯特宫他的床底下, 于是就有了兴建伦敦塔的念头。到了英王亨利三世执政时期,他在塔里建立了第一个皇家储藏室。l303年他的继承人英王爱德华一世把全套王权标志从威斯敏斯特教堂挪到了伦敦塔。自1782年起,王权标志归由宫廷大臣管辖,他负责三权标志的安全、清洁和维修。

新君主的加冕典礼实际上是一次令人难忘和令人敬畏、壮观无比的英国王室和皇家禁卫军的大游行。1307年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主持就在王权标志登记簿上记录了新国王的加冕典礼和涂油仪式 。从历史的角度看, 在新国王和先前的君主之间建立起联系,这是很重要的,而加冕典礼和王权标志强调的就是君主政体的这种连续性。新国王通常要在他即位十八个月以后,才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加冕典礼, 因为需要时问去筹备典礼。在英国历史上,只有爱德华八世一后来的温莎公爵,是唯一的一位无冕国王,因为还没有等到举行加冕典礼,爱德华八世就为了美人而放弃了江山。传统上,一顶加冕皇冠上镶嵌的珠宝是从皇家珠宝商那里租来的,租金为宝石价值的百分之四。仪式结束后,取下珍贵的宝石, 填上人造宝石,然后再向公众展示皇冠。一直到l838年维多利亚女王坚持在加冕皇冠上镶嵌她自己的珠宝,这个租借宝石的制度才得以打破。

1660年英王査尔斯二世恢复了王位,开始了斯图亚寺王朝的统治。为了新国王的加冕典礼,重新制作了一套王权标志,其中有二顶皇冠、三根节杖、一个象征王权的宝球、一枚戒指、一副刺靴和若千把佩剑。皇家金匠罗伯特·维纳爵士仅用了十一个月的时间就制作完成了这一整套新的王权标志,总价值为3l978傍9先令11便士。许多在1649年被卖掉的宝石又被斯图亚特王朝的拥护者送了回来,镶嵌在新的王权标志上。这套不同于以往的王权标志象征着尊严、正义、仁慈和勇敢,国王誓言维护这些美德。

自英王査尔斯二世以后,王权标志增加了一项新内容:授予每一位帝王的配偶一顶皇冠。1902年,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媳加冕为亚历山德拉王后。她的后冠的框架是用铂金制成的,不是传统的黄金。后冠上镶嵌了3685颗钻石,后冠前面正中央镶嵌着重达106克拉的著名的“印度大金刚钻”;亚历山德拉王后是第一位戴着嵌有“印度大金刚钻”后冠的王后。由于“印度大金刚钻”的特殊经历,被认为不适合于男性君主,而只能用在后冠上。从此后冠上镶嵌“印度大金刚钴”成了惯例 。1911年加冕的玛丽王后的后冠上除了嵌有 “印度大金刚钻”以外,还镶嵌了著名钻石Cu11inanlll和Cu11inan IV。这两颗钻石是王后的私人财产所以这顶后冠属于王后个人,不属于国家。但是当伊丽莎白加冕为王后时,玛丽王太后把“印度大金刚钻”从她的后冠上摘下来,交给她的儿媳妇伊丽莎白王后。

戴着嵌有“印度大金刚钻”后冠的玛丽王后

戴着嵌有“印度大金刚钻”后冠的伊丽莎白王后(左一)

1937年英国伊丽莎白王后戴着嵌有 “印度大金刚钻”的后冠坚定地站在国王乔治六世的身旁,共同受命于危难拯救了动荡飘摇的英国王室和处于战争危机中的英国。1953年作为王太后的地依然戴着这顶后冠参加了她的女儿、当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典礼。此后这顶后冠一直陪着地,直到公元2002年在王太后的葬礼上,这顶镶嵌着“印度大金刚钻”的后冠伴着王太后一起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1911年12月12日英王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作为印度的皇帝和皇后去印度的德里参加印度藩王正式接见的仪式,届时将有八万民众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当有关人员开始为这个盛大的庆典做准备时,他们发现根据法律王室首饰不能被带出英国。可是一顶新的皇冠是必需的, 因而就有了印度产的帝国皇冠。皇冠上镶有6170颗钻石,最大的一颗是34克拉。还有4颗蓝宝石,4颗红宝石, 9颗绿宝石其中一颗重达36克拉。皇冠的重量为3.5磅。价值为6万英镑, 由印度政府支付这笔费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英国只有包括英王乔治六世在内的四个人知道王权标志藏在什么地方,四个人发誓会把这个秘密带进坟墓中。后来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西位公主的保姆玛丽恩·克労福特在她的回忆录里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大战期间国王和王后坚持留在白金汉宫,西位公主和保姆秘密的住在温莎城堡。两位小公主对这座古老的城堡充满了好奇,她们捜寻探査了古堡的每一个角落,王室档案馆的馆员兼助理保管员欧文·莫斯海德爵士通常是她们的向导。一天,他带着公主们和克劳福特小姐下到了古堡的最底层。冰冷的石头通道的两側排列着的一个个房间是过去的地牢,现在被当做防空掩蔽部,许多房问的门上依然挂着巨大的铁锁。欧文爵士打开了其中的一个门,他们走进去,里面放了一屋子珍贵的油画。房间的一个角落里乱七八糟地堆着旧家具和一些正待修理的破椅子烂桌子。欧文爵士把这些家具挪到一边,露出了一个嵌在墙上的柜子,打开柜门,里面塞满了纸板盒子和发黄的旧报纸,挪开这些破烂,在柜子的最深处,有一个老式的放帽子的皮制大盒子。此时两位公主为爵士挖掘出这么一个发霉的破盒子笑得前仰后合。可是当爵士揭开盒盖,她们突然收住了笑声, 惊得日燈口呆。盒子里盛载着那顶至高无上的帝国御用皇冠,皇冠上的钻石在昏暗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接着又在另外的一些破盒子里发现了其他的王室首饰。这个故事虽不足凭信,但保姆声称亲眼目購了那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时刻这又使得人们津津乐道于这个故事。

莎士比亚在«亨利六世»里写道,“戴上皇冠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但是君主们对此不以为然。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称他的皇冠是一顶漏兩的幅子。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说,旁人以为成为一个国王,戴上皇冠是一件极荣耀的事,其实不然。不过,对于臣民们来说,皇冠加强了他们与君主的联系。

1821年英王乔治四世忙着为他的加冕典礼扮演舞台监督的角色。他不仅为宫廷官员们设计了奇形怪状的都锋王朝式的服装, 还要为典礼设计一顶全新的套在天鹅绒国王冠外面的钻石皇冠。他希望这顶皇冠是花卉形状的,但是枢密院裁定这不符合礼仪,因为加冕典礼所用皇冠的传统图案是鸢尾花纹。最后这顶圆形的皇冠上有四块饰有钴石的十字形饰板,象征着英国的守护圣徒圣乔治,皇冠前面一块饰板的正中央嵌着一颗罕见的蜜黄色钻石;皇冠上还有四组由玫瑰、大動和三叶苜蓿合并而成的钻石花束,这是联合王国的徽章;王冠的箍带上壤嵌了两行珍珠,上面一行有81粒珍珠,下面一行有88粒珍珠。按照传统惯例,王冠上的珠宝是租来的。不过,乔治四世从来没有戴过这顶王冠,因为他在最后一分钟改变了主意。

英王乔治四世御用王冠

1838年重新为皇冠镶嵌上了皇家收藏的珍珠和钻石,维多利亚女王在她的加冕典礼上第一次戴上了这顶御用皇冠。在以后的三十年里,女王经常戴着这顶皇冠出现在各种场合:在她的孩子们的洗礼使式和婚礼上;在国宴上;甚至在她的夫君阿伯特亲王担任名誉校长的剑桥大学的宴会上。女王头戴御用皇冠的画像印在了1840年发行的邮票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张邮票。通过这张邮票, 英王乔治四世御用皇冠变得家喻户晓。在女王的遗嘱里,她将这顶皇冠留给了王国政府。

头戴英王乔治四世御用王冠的维多利亚女王

继维多利亚女王之后,亚历山德拉王后和玛丽王后都戴过这顶御用皇冠。1952年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继承了这顶皇冠,女王每年戴着它从白金汉宫到威斯敏斯特去主持议会重开仪式。英国普通邮票的图案就是伊丽莎白二世戴着英王乔治四世御用皇冠的肖像。

头戴英王乔治四世御用王冠的亚历山德拉王后

头戴英王乔治四世御用王冠的玛丽王后

头戴英王乔治四世御用王冠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帝国御用皇冠是专门为英王乔治四世的加冕典礼制作的, 皇冠上的宝石是租借的。乔治四世的继承人、他的弟弟威廉四世加冕时也戴过这顶皇冠。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帝国御用皇冠对娇小的女王而言委实太大,宫廷大臣授权皇家首饰艺人为十九岁的女王制作一顶小一些的皇冠。新皇冠与先前的帝国御用皇冠完全一模一样,只是皇冠上的宝石不再是租来的,而是来白于皇家的收藏品,其中不乏知名的宝石。1953年帝国御用皇冠被翻新改造以适合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帝国御用皇冠

现在的帝国御用皇冠是英王乔治四世的帝国御用皇冠的复制品。透雕细工的黄金框架上布满了钻石。皇冠的周长大约是60厘米,高约31厘米,重量约为959克。皇冠上嵌有2873颗钻石, 273粒珍珠,17颗蓝宝石,11颗绿宝石和5颗祖母绿。皇冠上有三颗最引人注目的宝石:皇冠环形底部的正中央是重达317克拉的著名Cuninann钻石;就在Cu1linann钻石的上面是一颗硕大的、不规则的、被称之为 “黑王子的红宝石”的深红色尖品石; 皇冠顶部的十字形钻石饰板的中心嵌着一块宽约1.3厘米的方形蓝宝石。

在1838年的加冕典礼上,维多利亚女王头戴帝国御用皇冠,手持王杖,成为英国又一任新君主。年轻的女王承认戴上皇冠的那一时刻是最美妙、最难忘的。但是在晩上的国宴上,墨尔本勋爵抱怨国剑(大典时在英王前面由人捧持的宝剑)捧着太重了,女王对他说“皇冠也一样。它压得我很难受。”看来为了美丽和权力人们总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皇室也不例外 。

维多利亚女王

英王爱德华七世l902年的加冕典礼不得不延迟,因为就在典礼举行的前几天他接受了一个紧急的阑尾炎手术。为了避免过于劳累,在加冕典礼上,国王戴的是他的母亲维多利亚女王的那顶较轻的帝国御用皇冠,为此特意将皇冠稍稍加大了一点。

英王乔治五世于1911年6月22日加冕典礼之后,拍摄了一张头戴帝国御用皇冠 一手持着王杖,一手捧着宝球的标准像。当他戴着这顶皇冠主持了登基以后的第一次议会重开仪式后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十几年以后,在1924年的议会重开仪式之后,国王又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开幕词,我认为是记录上最长的,花费了20分钟去宣读。皇冠使我头痛欲裂,我简直不能再忍受了。”

1937年乔精五世的二组乔治六世登基,儿子的标准像与26年前父亲的标准像一模一祥。乔措六世在主持议会重开使式之前, 常常坐在白金汉宫的办公桌前练习他的开幕词,这时他的头上总是戴者帝国御用皇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皇冠的重量,以免在仪式举行期间出现尴尬的场面。

1953年6月2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坐在白金汉宫内的一个擬影布最前威斯敏斯特教堂里英王亨利七世的私人祈祷处的内最等着拍照,这一天是女王的加冕日。戴者帝国御用皇冠、裹在紫色加冕长拖里的女王看上去是那么弱小,她的眼神是那么疲惫。“是的,”女王回答擬影师的问题,“这顶至冠相当重。”她戴着它己经快三个小时了。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自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戴着帝国御用王冠首次主持议会重开仪式以来,此后女王每年都戴着这顶皇冠主持这一年一度的大典。存放在伦敦塔珍宝馆内的帝国御用皇冠会在仪式举行之前送到白金汉宫,让女王试一试,熟悉一下皇冠的重量。然后将皇冠放在一个封闭的四轮马车里运送到议会大厦。从1962年起这一运送方式有了根本的改变。在去议会大厦前, 将皇冠从皮制提箱里取出,稳稳地安放在亚历山德拉御用马车里的一张小圆桌上。 这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古典四轮轿式马车已经被改造成 “玻璃御用马车”。当马车在皇家骑兵和皇家水手的护卫下,沿着詹姆斯公园的林荫路从白金汉宫驶向议会所在地威斯敏斯特时,在马车里聚光灯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的皇冠笼罩在一片光晕之中,神秘莫测。当皇冠王杖等王权标志的行列到达上议院后, 放在深红色天鹅绒软垫上的帝国御用皇冠被送到楼上的女王更衣室。十一点十五分女王乘坐爱尔兰御用马车抵达上议院,她被护送进更衣室。在那里,女王披上裙裾长达八央尺的深红色天鹅绒御用长袍, 取下头上的英王乔治四世御用皇冠,换上帝国御用皇冠 。

深受人们爱戴的戴安娜也和皇冠有着不解之缘。戴安娜有两顶皇冠,之一是斯潘塞家族的珍宝,之二是“珍珠泪”。

斯潘塞家族的珍宝

珍珠泪皇冠

关于“珍珠泪”皇冠背后还有一段离奇的传说。世界上其实有两顶“珍珠泪”皇冠。1825年,当时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儿子、日后承继了希腊国王王位的奧托为自己的妻子阿玛丽亚定做了一顶皇冠,然而没多久,国王就得了重度精神病,都无法自理。可怜的希腊王后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终日以泪洗面。这顶饱含国王爱意的皇冠也因为王后的忧郁而得到了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名字:“珍珠泪”。

后来,这顶皇冠由巴伐利亚王后特蕾莎所得,代代相传,最终传给了公主玛丽·加布里埃尔,但是凡是得到这个皇冠的人,每个人的感情都历经劫难,让人唏嘘不已。

1981年7月29日,威尔士亲王查尔斯与戴南娜在白金汉宫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当日的早上,伦敦的街道挤满了前来表达良好祝愿的人。不仅是英国人,世界各国善良的人民也都为童话中的“灰姑娘”故事成为现实而欣喜。典礼上,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将另一顶“珍珠泪”王冠赐予了威尔士王妃戴安娜。“The Cambridge Lover·s;notTiara”,因为王冠上镶嵌的珍珠造型很像的泪滴,也被称之为“珍珠泪”,它原本属于玛丽女王所有。1914年,玛丽女王命令珠宝匠依照她祖母公爵夫人的王冠仿造了这顶皇冠,冠身全部用白银打造而成,原先顶部装饰有珍珠, 自由拆卸的款式设计使拥有者可以根据爱好随意更换宝石的种类。传到戴妃手上时,珍珠被转换成了钻石,拆下来的珍珠则被做成了相配的耳环、项链等 。

这件镶满珍珠的礼服与珍珠泪王冠非常相配

然而, 一种不祥的说法也开始在一些人心中蔓延。根据传说, 凡是拥有“珍珠泪”的女性都不会有好的感情归宿。随后一系列的事实似乎也验证了这个说法,戴安娜与査尔斯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痛苦和泪水,“风中的玫瑰”最后更是香消玉殒。

“珍珠泪”本身也许真的具有一种“邪恶”的力量,充满了诅咒,但它和它的主人们却留给了世人一段段动人的传说。这可能也是人们为了纪念自己喜爱的女王而寻找的一种美好寄托吧。

全球很多古老民族的统治者在信史时代前已经有头戴顶冠的习惯。而皇冠通常会由很多珠宝及黄金组合而成,不过美洲土著在欧洲人移民至美洲前则经常头戴由羽毛所制的顶冠,在波里尼西亚地区亦有这种情形出现。大多数仍为异教徒的罗马皇帝在罗马传统的太阳节时仍然戴上皇冠。

皇冠按照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种。

( 1 )加冕皇冠。加冕典礼用的皇冠,只有在君主加冕时戴上,可能是自行戴上或由教会主教戴上。

(2)帝冠。君主平时所戴的皇冠,代表着无上的权力。贵族有时也会戴着类似的宝冠,代表其身份。

(3)后冠。皇后所戴的皇冠,并没有权力的意义,只是代表其身份高贵。

(4)在某些古代国家事,顶冠可能戴在平民头上而非君主头上。如古罗马凯旋而归的将军,古希腊奥运项目得胜的选手等,而这种顶冠大多是用桂叶做成的桂冠 。

皇冠通常是君主身份的象征。然而有很多国家的君主可能从未真正戴过皇冠,皇冠的图案可能只作为其家族的徽章,如比利时王国便没有加冕典礼。

东正教婚礼里有一个仪式名为加冠,即新人们被加冠为其未来家庭的国王与王后。在希腊婚礼中,顶冠通常由花朵(人工轧制或者由自然分叉的嫩枝)所制,并由新人作为纪念品保存起来。在斯拉夫婚礼里,顶冠通常由金属所制,并会模仿真实的皇冠而制,但通常并不会在每次婚礼时新制一对,反而是由教区自行保留一对,在该教区所有新人举行婚礼时为其戴上,因为其造价远比希腊式的高。皇冠在宗教上通常被视为神圣的代表。举例来说,黑宝冠有时会被虔诚的宗教信徒视为神圣的模范。

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改变,赋予皇冠所特有的丰富含义、使用对象、佩戴场合等,也都在悄悄发生变化,尤其是现代社会,皇冠不再是皇室成员的专用物品,普通女性在特定的场合也可以适时佩戴。当今皇冠的使用场合大多为女性在各种选美、婚礼、比赛获奖、广告演出、文体活动、节日庆典等正式场合里使用。比如历年世界小姐佩戴的皇冠就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而每一年的胜利者又会将皇冠送给下一届的佼佼者,这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