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珠宝行业门户平台欢迎您

首页 > 知识 > 珠宝知识 > 耳饰

耳饰

耳饰是戴在耳垂上的饰物,是最能体现女性美的重要女性饰物之一,著名翠玉专家欧阳秋眉女士曽说过女人最性感的部位就是耳朵。其实,耳饰不单单是女性的饰品,是古今男女共饰的物品。人们通过耳饰的种类、长度和形状的正确运用,来调节人们的视觉,达到美化形象的目的。而耳饰在中外的历史与发展有一些小的区别, 也各自流传着不同的故事 。

中国耳饰

耳饰的历史久远,耳饰的发展与中国头饰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就大量出土过质料不同、形状各异的耳饰,如浙江河姆渡、江苏常州圩墩、四川巫山大溪、安徽含山凌家滩等地出土过耳珰,吉林镇赉聚宝山等地出土过耳坠,辽宁沈阳新乐出土过而耳珰。有些耳饰在出土时,还放置在人骨的耳际。此外,表现有穿耳或戴耳饰的新石器时代各类人物雕像及人形器皿也有大量出土, 如陕西西安半坡、高寺头,安徽含山、甘肃柴家坪等地出土的人物雕像, 浙江嘉兴大坟遗址出土的人像葫芦瓶等。

佩戴耳饰,需先扎耳饰孔。过去传统的穿耳方法是用一粒小豆,或一颗米粒,在需戴耳饰的部位反复碾压,至此处的肉麻木无知觉,然后速用一根针,猛将肉穿透,随即揩干血污,用小木棍穿入孔心,待伤口愈合,取下小木棍,即可佩戴耳饰了。但有些耳饰过粗,在佩戴前,还需先将耳饰孔逐渐撑大。 过去独龙族有一种撑大耳饰孔的方法, 即先用一根相对较细的木棍塞入耳饰孔, 过一段时间后取下此棍,再换上另一根较粗的木棍,以后渐次更换,木棍越换越粗,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止。黎族妇女俗尚在耳垂上同时坠挂十多件金属环,由于过多、过重,他们从小便开始佩戴,从一个环圈开始,每年加饰一环,以求逐渐适应,多者可加至十七八环。坠挂耳饰的目的首先是为美,同时也是富有者对其财力的炫耀,耳饰的质料越珍贵,做工越精良,越说明价格可观。黎族妇女以耳朵上的环圈多而说明其富有程度, 于是她们拼命加饰环圈, 即使耳垂豁裂也在所不惜。 有些耳饰还具有护身之意, 如无锡明墓出土的玉佛耳坠, 即具有求佛保平安之意 。

在中国古代,穿耳戴环曾经是“卑贱者”的标志。明代《留青日札》一书中说: “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原来穿耳的最初意义,并不在于装饰,而是为了起到警戒的作用°它本是兄弟民族的一种风俗, 因为有些妇女过于活跃, 不甘居守, 有人便想出在女子的耳上扎上一孔,并悬挂上耳珠,以提醒她们生活检点,行动谨慎。后来逐渐也变成了汉族人的礼俗。但那个时候的女子对穿耳之举,并不像今天妇女那么热衷,而是处于被追的地位。到了宋明时期由于礼教思想的抬头,妇女穿耳之风,空前流行,不说一般的妇女,就连皇后、嫔妃也不例外。时问一长穿耳戴环便形成了风气。

还有一种耳饰的起源说法是在很久以前, 有家老两口四十多岁才生了个女儿, 老两口欢天喜地, 把女儿当作心肝宝贝一样疼着。女儿渐渐长大了,长得娇滴滴的。还养成了一种毛病:走路摇摇晃晃,眼睛东瞅西望。因为这种举止在古时是没家教的表现,所以女儿大了也没人来提亲。老两口非常着急,就把女儿叫来骂了一顿, 女儿说一定改正坏毛病。 可她转过头来还没出门就记不住了, 头又不时地摇动起来。老两口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个好办法:在女儿的耳朵上穿通一个小洞,拴上一根一寸多长的线,线下穿一个小蚌壳。这样,只要女儿的头一摇摆,小蚌壳就会碰到女儿的脸,女儿就会想起自己的坏毛病,觉得羞愧,这样走路就不会摇摇摆摆,东瞅西望了。人们见姑娘戴着蚌壳不但改了坏毛病,而且很漂亮, 就学着穿耳朵戴蚌壳。 女人戴耳环就这样流行起来了。

又有人认为,耳饰起源于医学。相传古代有一位患眼病的姑娘,不久双目失明了。后来,她幸遇一 位名医, 名医认为她可以复明 。 在征得姑娘的同意后, 名医拿起闪闪发光的银针在她两侧耳垂中各剌一银针,没想到,奇迹真的出现了,姑娘重见光明。姑娘非常感激名医于是请银匠精制一对耳环戴在耳上, 以示永不忘记名医之恩。 当姑娘戴上银耳环后, 她日益变得眉清目秀, 并逢人传诵名医的声名 。 穿耳戴环能明目的奇迹相继传开以后, 许多富裕人家的姑娘和妇女都纷纷穿耳戴环, 并流传至今, 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 。其科学原理的依据是我国古代医学中的一种耳针治疗, 即用小毫针、皮内针或其他方法剌耳穴进行治病的。现代医学证实:耳垂正中具有穴位,刺激它可以保护视力和防治麦粒肿、急性结膜炎、老年白内障、中心性视网膜炎等各种眼病,特别是对近视眼有良好的疗效。这些医学上的好处恐怕不是今天戴耳环的女孩子们所会想到的吧!

耳饰的形制非常丰富,有大过汤碗的大耳环,也有小如豆粒的小耳珠,有垂珠挂链,也有竹管银简。史前时代的耳饰多以玉石、象牙、玛瑙、绿松石、煤精等为材料,据民族学资料分析,当时可能还有竹、藤一类制品。冶金技术产生以后,又出现了各类金属耳饰,耳饰的样式,耳饰的样式由简到繁不断地发展着,耳饰类型大致可分为耳珰、耳块与耳环、耳坠、耳珠四类。

(1)耳珰

耳珰是一种直接塞入耳饰孔的饰物。目前发现最早的耳珰为新石器时代的产物, 在辽宁沈阳新乐遗址出土的“伞”形煤精耳王当,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耳珰,主要流行于魏晋以前。长沙树木岭出土的战国古越人人形柄铜匕首上的人耳部位插饰着 “丁”字形耳珰。 四川奉节县风箱峡汉代崖棺葬发现柱形炭精耳珰,这类耳珰一般呈棱柱形,细腰身。其中一件长度为4.9厘米,最宽处直径为1.5厘米。重庆六朝墓出土的一件玻璃耳王当呈中段细腰,两端渐粗的鼓形,蓝色,通体晶莹剔透,造型简洁明了。此外,魏晋以前的诗赋中也常有“珥明珰之迢迢”(晋·傅成《镜赋》)等诗句。

柱形炭精耳珰

玻璃耳珰

魏晋以后,耳珰虽已不再流行,但这种原始的耳部装饰却被一些少数民族流传下来,今天,在一些基诺族中年妇女的耳垂上,还可以看到银制的鼓形耳珰。

在《南诏图卷》中,我们看到南诏时期部落头人的耳垂上插饰着一对耳珰。近代基诺族妇的耳珰有银制的和竹制的,造型有中问细、两头粗的鼓形和圆柱形。耳珰中部有一纵向穿孔,以备插一些小装饰用。基诺族的基诺洛克山中,四季鲜花盛开,草叶繁茂。基诺族妇女常采摘鲜花翠草,插饰在耳珰的边侧或耳珰孔内作装饰。

耳珰原是美丽的装饰,但儒家说它为“闭奸声,靠乱色”的一种警示饰物。《释名·释首饰》:“穿耳施珠日王当,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摇好走,故以此银铛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耳。”颇有轻蔑之意。汉末建安时代的《孔雀东南飞》中描写女主人打扮,“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着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珰”。“明月珰”从字义可知是圆形发光的饰物。贵州黔西林泉东汉墓出土两件以银片制成的圆球状耳铃,下端开口,上端背上焊有直径1.2厘米的小圆环,称它为明月珰未尝不可。曹植《洛神赋》:“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遭”说的是洛神与他告别时候送给他耳珰,以示她自己“随潜处于太阴,常寄心于君王”。正如唐代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所寄予的情感, 一段有缘无分、相爱却不能相守的苦恋。日本原田淑人在《汉六朝的服饰》中收有耳珰照片,为凹腰圆筒形,下面带有小铃铛。

东汉小银铃

缀有小银铃的耳珰

耳珰的造型,从考古发掘及民族学资料中看,可归纳为四类:①“丁”字形耳珰。沈阳新乐出土的炭精耳珰,树木岭铜匕首柄部人形的耳珰,«南诏图传»中南诏王的耳珰均为“丁”字形。②“伞”形耳珰。俵族、德昂等民族的传统耳珰有制成“伞”形的。③“鼓”形耳珰。痩腰的“鼓”形耳珰,曾流行于古代四川一带,如忠县蜀汉崖墓、重庆六朝墓等,基诺族妇女也饰“鼓”形耳珰。④“柱”形耳珰。奉节风箱峡汉代崖棺葬发现“柱”形耳珰,德昂族、独龙族也佩戴“柱”形耳珰。

(2)耳玦与耳环

小型的玦是古代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耳饰,是一种有缺口的圆环。据说戴耳玦时可将缺口夹住耳朵,也有人说需用细绳子系挂在耳眼上,还有“人生前戴环,死后戴玦”一说,实际都只是一种猜测,其具体用法还有待考证。

耳环指带有接口,均以柔韧性好的金属材料制成。耳环佩戴时,需将环体直接插入耳饰孔内。

红山玉玦

耳玦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耳环,主要流行于史前时代至汉代前。在台湾卑南地区,出土一具卑南人遗骨,其耳部摆放着一件外侧带有四个乳突的玉玦。从玉玦出土时的位置看,无疑是死者佩戴的耳饰。无独有偶,在广东石峡的石峡文化遗址中,亦出土过一件与卑南玉玦近乎一致的玦。据考证,这种带有乳突的玦在东南亚一带多有出土,为该地区史前玉玦的特有形式。

新石器时代的块饰材料主要是玉玦,也有象牙、绿松石等其他材料。此时,装饰面质朴无纹,到商周时皆施加纹饰,制作讲究。外形单纯大方,浑然天成。江苏南京城北阴阳营出土的玉玦,缺口中间窄,两端稍宽,且素面无纹。浙江余姚河姆渡、江苏吴县草鞋山、广东曲江马坝镇、重庆巫山大溪等遗址也都发现过新石器时期的玉玦。巫山大溪清理出的64种耳饰,有象牙、绿松石、白玉等材质。大溪126号墓女墓主约50岁,右耳佩石耳环,左耳佩玉玦,看来当时一人同时可戴不同的耳饰。

商周时期在安阳妇好墓出土的玦,除圆环形带缺缝外,还有将环形演化成兽纹的。美国芝加哥美术馆收藏的玉玦,有将圆形转化成椭圆形或柱形的。陕西宝鸡福临东周墓出土4块石玦,都在死者耳旁。河南洛阳中州路东周墓死者两耳各有一片状或柱状石块 。

商代龙形玦

春秋战国的玉玦,有圆形缺口素面无纹的,有雕琢成纹饰的,有呈柱状加缺口的。中山国战国墓出土有夔龙首黄玉玦一件。 广东曲江石峡墓出土有圆廓外4个半月形突饰的玉玦,玦的外形有呈柱形的,有呈椭圆形孔不居中的,有上宽下窄椭圆的。湖南未阳一处距未水600米的山坡上的春秋时越人墓出土水晶玦一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直径19.5厘米的大玦,那是一种佩玦而非耳饰,象征决断。如《白虎通》所说:“君子能决断则佩玦。”《史记》记叙楚汉相争,在鸿门宴上,范增要楚霸王杀刘邦,几次用眼睛盯着项羽,并三次举所佩玉玦向项羽示意,项羽没有理会。说明秦汉时期仍有在腰间決的习惯。1983年在河南光山宝相寺春秋早期黄君孟墓出土龙纹玉玦一双。秦汉时期的耳环,在汉族地区出土不多。但考古发现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也有戴耳环的习俗。《南史·林邑国传》:“穿耳贯小环,……自林邑、扶南以南诸国皆然也。”

春秋早期黄玉玦

秦汉扁圆形玉玦

辽、金、西夏、元时期的耳环多附有精美的装饰,有代表性的耳环,如辽宁建平张家营子出土的辽代凤形金耳环和同县碌科出土的辽代鱼形金耳环。张家营子出土的辽代凤形金耳环,凤嘴衔花作展翅翘尾状,体空,系用两片合成。碌科出土的辽代鱼形金耳环,鱼尾上卷作跳跃状。西安玉祥门外出土的元代金镶玉人耳环,人物梳椎髻,穿大袖衣衫,神情飘逸,胸口及前襟下摆处有金丝作云纹装饰,背后有金丝曳一长带,弯曲为环。玉质白色,高3厘米许。

明代流行一种葫芦形的耳环,以两颗大小不等的玉珠穿挂于一根粗约0.3厘米,弯曲成钩状的金丝上,小玉珠在上,大玉珠在下,看似葫芦形,其上有金片圆盖,其下再挂一颗金属饰珠。这类耳环在广州东山梅花村戴结墓王氏棺、辽宁鞍山倪家台崔胜夫妇墓、甘肃兰州上西圆彭泽夫妇墓、江苏南京徐辅夫妇墓、四川成都市郊明墓等处均曾出土。《天水冰山录》所记金叠丝葫芦耳环、大概指此。至清代这种耳环也仍流行。此外,明代耳环也有用金银模压成型,再在花蕊中央嵌珍珠,在花瓣花叶镶宝石的 。此式耳环在上海卢湾肇嘉浜明潘氏墓、甘肃兰州明墓也有出土。江苏无锡陶店桥明墓出土的玉雕佛像耳环,高约3厘米,上方嵌有四颗珍珠,串于金丝弯钩上。《天水冰山录》所记耳环名称,还有“金水晶仙人耳环”“金珠串楼台人物耳环”等,在佩戴时,可能与仙人、楼台人物的金锁配套使用。另有“灯笼”、“寿”字耳坠,当为四时随应景服饰花纹所佩用。

清朝满族妇女传统风俗,一耳戴三件耳饰,他们称环形穿耳洞式的耳环为“钳”。后妃们穿朝服时一耳戴三钳。宫里选秀女,也要先派人验看耳上是否戴三钳。乾隆十四年选秀女发现有的满族女子仿效汉俗一耳戴一坠子,乾隆帝曾明谕立行禁止。

清代耳饰也分两大类,有流苏的为耳坠,无流苏的为耳环。清冠服配饰制度规定,皇后、皇太后的耳饰,左边右边各3件,每件金龙(饰金累丝龙头)衔一等东珠各2。皇贵妃耳饰用二等东珠,余同皇后。妃耳饰用三等东珠。嫔耳饰用四等东珠。皇子福晋耳饰不用金龙衔东珠,而用金云衔珠,每件各2。亲王福晋、世子福晋、郡王福晋、贝勒夫人、贝子夫人、民公夫人等均与皇子福晋耳饰相同。东珠的等级按大小及光润度而分。清阿桂等《满洲源流考·物产·东珠》说:“东珠出混同江及乌拉宁古塔诸河中,匀圆莹白,大可半寸,小者亦如寂颗(大豆)。王公等冠顶饰之,以多少分等秩,昭宝贵焉。”

北京故宫博物院保藏的清代耳饰,不仅质料高贵色彩华美,而且形式千变万化,有的以体现珠玉材质本身的自然美为主旨, 有的以显现珠翠宝石的色泽为准则,有的以繁鋸工巧的工技为特色,有的将珠翠珊瑚组合成万寿字、方胜、福在眼前等吉祥含意的图样 。

古时耳玦的环体较粗且分量较重,长期佩戴,耳饰孔会变得很大。而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这种大耳饰孔已渐渐的不被人们所接受。于是,轻巧精致的金属耳环取代了粗重的耳玦。

古代南方一带的少数民族,有以佩戴大型耳环为美者,从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大批战国至西汉时期靑铜人物纹饰及青铜人像中即可看到,当时古滇人无论男女贵贱,人人耳饰大环。贵州苗族妇女的传统耳环大如汤碗。过去海南四星黎族妇女的耳环直径竟可达五六寸,因此她们被称为“罗活”,意为戴大耳环的人。1972年在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出土16副玉耳环,每幅玉片数不等,有的多达20余片。云南晋宁石寨山第三次发掘,在一座墓中发现石耳环14片,7片相迭为一组,14片正好是一副耳环。该地出土的青铜装饰人物中也常发现戴大耳环的形象。

云南大耳人

西汉时期的28件大小不等的软玉耳玦

(3)耳坠

耳坠是指利用绳或金属钩悬挂在耳垂之下的小饰物。史前时代的人们,就已用象牙、玉石、绿松石、蚌壳等制成各种形状的耳坠,如四川巫山大溪遗址出土有梯形耳坠,吉林镇赉聚宝山遗址出土有石斧形耳坠等。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描写芳官的装束: “头上齐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粗辫,拖在胸后;右耳根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芳官的耳饰左右不同,恰与新石器时代的女性打扮不谋而合,可见此法非标新立异,还是有延承的。

商代出现了金属耳坠,造型以喇叭形较为多见,如天津蓟县围坊、北京房山琉璃河、北京平谷独乐河等商墓中,均出土有喇叭形耳坠,四川广汉三星堆商墓右边璋上,亦刻有耳饰喇叭形耳坠的人物形象。这个时期耳坠在工艺及样式方面还比较简单,有的将金属打出一些椭圆形片,再加一根金属钩即可,耳坠的表面也以素面无纹为多。

金耳珰

西周至魏晋,由于工艺水平的提高,耳坠的样式也丰富起来,有的以纯金打造出各种造型,有的以金银打造成各种各样的花托,再在上面镶嵌玻璃玛瑙、松石玉翠等饰物。

各地耳饰风格各异,争奇斗艳。山西曲沃西周遗址晋侯墓地出土一对龙凤壁玉耳坠,这对耳坠出土时分别位于墓主人颈部左右两侧。左侧为阴刻凤纹璧,直径4.6厘米,厚0.4厘米;右侧为阴刻龙纹璧,直径4.9厘米厚0.27厘米。两件玉璧又分别与六枚玛瑙相连。佩戴时,龙凤双璧悬浮颈旁,会随人身体的摆动而摆动,好似龙飞凤舞,设计构思非常巧妙。内蒙古准格尔匈奴墓地出土有一对金牌玉耳坠,通长10座米,宽5厘米。其中一件是由一块山形鹿纹金牌饰和一块水滴形凤纹離饰组成。鹿纹金牌具有典型的草原文化特色,而龙凤纹玉雕饰则富有汉文化的特色,两者结合充分体现了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融。

匈奴金玉耳坠

唐以后的耳坠越来越趋向精巧化,有的以金银做成主体造型,再配以珠翠玛瑙之类的小饰物;有的是以金银为底衬,以珠翠玛瑙类为主体造型; 也有的则纯以金银打制出各种式样。较写实的瓜果蔬菜、花車动物、人物等式样也逐渐流行。此期间以反映人们日常生活为主题或是根据某一历史故事或传说故事中动物和人物形象来设计的各类立雕耳坠最为引人注目。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林河市高油房西夏墓葬出土一对立雕人物形金耳坠,高4.2厘米,分别铸一主二仆三人形象,三人头顶三朵花,脚下五朵花,花蕊原有镶嵌物。北京定陵明神宗孝靖皇后墓出土的一对玉兔耳坠,就是根据嫦娥奔月传说故事中玉兔的形象设计的。为了表示对佛祖的虔诚,信徒们还将佛的形象装饰在耳坠上,江苏无锡明华復诚夫妇墓出土有一对玉佛耳坠,玉佛供手站立于金制的宝莲台上,十分精巧。而更为称绝的是1986年在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辽陈国公主墓发掘出土的一对小船形琥珀耳坠。耳坠通长13厘米,各由四条小船及三十颗大小珍珠间隔串联而成。小船雕刻成摩羯形,在船上,划船的、捕鱼的,甚至船舱、桅杆会随着碧波”荡漾起来。渔民们有的张网捕鱼,有的荡起船桨,帆、鱼篓应有尽有。试想,当公主迈开轻盈的步子,扭动纤细的腰肢,耳畔那条条小船便快乐地劳作。能在一对小小耳坠上反映出如此浓厚的生活气息,仿佛给小耳坠赋予了生命,不得不令人叹服古代能工巧匠们奇妙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力。即使把玩于掌中,也会使人爱不释手。

立雕人物形金耳坠

玉佛耳坠

小船形琥珀耳坠

(4)耳珠

耳珠是指直接穿戴在耳饰孔中的,小如豆粒的饰物。耳珠由耳珰发展而来, 所不同的是,前者的装饰面及插入耳饰孔的部分都比较粗大,而后者的装饰面小如豆粒,插入耳饰孔的部分为纤细的金属针勾。四川成都永丰出土一件东汉时期陶俑的耳垂上插饰着耳珠,而后可见一根穿过耳孔的弯钩。

带耳孔的青铜人像

现代人经常在耳朵上打上好多的耳孔,其实在古代已经有一耳多孔的装饰了,尤其是耳珠佩戴时就分为一耳一孔、一耳多孔、一孔多饰以及两耳同饰与两耳不同饰的。可见现代人的审美与创意依然离不开老祖先的智慧。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一件青铜人像的两个耳朵上,各穿有三个耳饰孔。可知当时这一带的居民有在一只耳朵上佩戴多件耳饰的习俗。侗族、苗族、黎族等民族的妇女也都有此习俗。阿昌族妇女多戴耳珠,有时一耳可同戴两至三颗 。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妇女也有一耳多孔的习俗。更有甚者,独龙族旧时竟“耳穿七孔,坠以木环”(光绪《丽江·府志稿·卷一》)之俗。

近代一些少数民族还保留着一孔多饰的装饰形式。布朗族、珞巴族有时将耳王当和耳坠共戴在一个耳饰孔中。四星黎族妇女,在穿过耳饰孔的耳环中,再同时坠挂上大大小小十七八只金属环,这些金属环最大的直径可达五六寸左右,最小的直径也有两寸多,重量一般在十两以上。由于过重,致使有些妇女的耳饰孔被拉长至寸许,有的甚至被坠豁,为了减轻负担,平时妇女们都把耳环翻向头顶,形似一个金属丝帽,十分奇异。《后汉书·西南夷传》也记载云南一带有“儋耳蛮”,“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 《说文》: “儋,垂耳也。”其实“儋耳”纯是一种被动的装饰,是由于在一个耳饰孔中,悬挂过粗或过重的耳饰,造成耳垂负担过重,致使两耳搭垂“下肩三寸”或拉豁,久而久之成为一种美。

当今社会,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随着质的精致,人们审美的改变,逐步将耳饰分为三种,即耳环、耳坠和耳钉。

二、国外耳饰

在国外最早的耳环是身份的表示。在古罗马耳环标示着奴隶的身份----通常担任拉车工作的努米底亚人。

宫廷丑角则在左耳朵里戴一只耳环;海盜在耳朵上戴长长的大耳环,希望以此博取上苍的庇护。几乎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航海者自古以来就喜欢在横渡赤道时挂一只新耳环。

吉普赛人把耳环挂在继上一个孩子夭折之后诞生的儿子的耳垂上。哥萨克人把氏族密码放进佩戴的耳环: 左耳戴耳环是家庭中最后一个孩子;右耳戴耳环是家族中最后一个孩子。按照哥萨克人家庭高于一切的传统,首领在战争中应当保护这些人,无权派他们去冒生命危险。

耳环,还曾经是为了辟邪。相传,古代西藏人的耳环都戴在左耳上,为金属所制,并带到肩膀,相传这样能在械斗中保护自己的颈部, 避免被右手持刀的对方砍中左颈。俄罗斯妇女为了保佑丈夫在战争中不受伤,也用耳环给他们做护身符。因此产生了这样的谚语:“为了好朋友,连戴着的耳环也可以摘下来给他。”

除了中国古代女性佩戴耳饰以外, 很多时尚男性也佩戴耳环,其实,男子佩戴耳环并不仅仅体现于现代社会。最初戴耳环的男人是水手们。他们相信穿耳洞能保护他们不至于溺水。之后戴耳环的男性不只是水手了,因为男性戴耳环被认为是同性恋的标志,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暗语,如左耳戴耳环代表同性恋,右耳戴耳环则是双性恋等等。随着摇滚歌手的大受欢迎,男性戴耳环已完全丧失性别取向方面的意义。而现在,上流社会也逐渐接受了男人戴耳环,如超级的职业运动员们在签订高薪合约时,也会公开地在耳垂上点缀一颗亮晶晶的钻石。这似乎证实, 男性有权像女性一样费尽心思装扮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