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指,又称约指、指环、手记及代指等。是一种套在手指上做纪念或装饰用的小环形首饰。多用金银等贵金属或翡翠、玉石等名贵宝石制成。在所有的首饰中,戒指大概是最受消费者喜爱而且佩戴最普遍的品种。今天就让小编带你来了解戒指的起源。
(一)戒指的来历
人类大概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佩戴戒指这种饰物了。考古工作者曾在江苏邳县四镇大墩子遗址发掘出一枚距今4000多年的指环,指环用动物肢骨制成,管状,高3厘米,孔径2厘米。这枚指环的管壁较薄,通体光亮,套在一具男性人骨指部。
无独有偶。考古工作者在山东曲阜城东南西夏侯遗址,也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代的男性用指环。这枚指环用白色大理石凿成,选料讲究、制作精美,外径3.1厘米,孔径1.9厘米。由此可见,戒指这种首饰,开始并非为女性专用,而可能由男人最早戴起来的。
我们可以想象,在遥远的原始社会,人类在从事生产劳动,在捕获野兽,采撷野果的过程中,偶而发现了那此小巧圆莹、色彩斑斓的小石粒或有棱有角的动物肢骨,于是,将它们钻孔、磨光,并且涂上颜色,然后戴在手指上。这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显耀自己的劳动技能,但在这种显耀之中,也似乎已包含着一种朴素的审美观念。在中国珠宝首饰发展史上认为这是最早的人类对于首饰认识与使用的起源。
妇女佩戴戒指,最迟在夏、商、周三代已经形成风尚。据西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记载:“古者后妃、群妾以礼进御于君,女史书其月日,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即御者,著于右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意思是说,古代皇帝有着很多妃嫔,当国王看上谁后,女官就会安排她陪伴皇帝,并详细记录与皇帝共寝的日子。以后,女官发给这个后妃一枚戒指作为能否接受皇帝“御幸”的标记。生孩子或来月经时,就戴上金戒指,表示暂不能接受皇帝御幸;可以接受皇帝御幸的时候,就把银戒指戴在左手上;已经接受过皇帝御幸,就把银戒指戴在右手上。
明代学者都在《三余赘笔》中推断:“今世俗用金银为环,置于妇人指间,谓之戒指……有自来矣!”是有其道理的。戒指在一开始的确不仅仅是一种饰物,而是宫廷妃嫔用以避忌的一种标记。据说此习一直延续到汉代,从《汉书仪》载:“宫人御幸,赐银指环,令数环计月也。”
汉代以来作为暗示后宫妃嫔能否接受君王御幸的标记。戒指逐渐演变成君王招嫔纳妃的定情之物。《南史·后妃梁武丁贵嫔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南朝梁武帝镇守樊城时,一天登楼眺望,见汉水之滨,五彩如龙,下有一女子在漂洗丝绵,武帝认为此女一定是贵女,便以戒指相赠,纳她为妃。
三国著名文学家繁钦《定情诗》云:“我既媚君姿,君以悦我颜。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道殷勤,约指一双银。”南朝丁六娘《十索》诗中也有:“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之句。由此可见,戒指作为男女之间爱情信物的习俗,已经逐渐从宫廷流行到民间,故而这戒指也有“约指”之称。
说到“约指”,在唐代冯贽所著的《云溪友议》中记载有这样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唐朝京兆尹韦皋在江夏(今武汉)时,曾邂逅一位美丽异常的婢女玉箫,两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感情日益深厚,尹韦皋临走时,两人已是难分难舍。于是尹韦皋赠给玉箫一个白玉戒指,相约七年后再在原地相会,但是七年过去了,望眼欲穿的玉箫仍不见尹韦皋回来,于是痛苦至极,最后因相思郁闷而死。几年以后,尹韦皋终于再来江夏,可玉箫早已香消玉殒。尹韦皋伤心不已,捧杯狂饮,终于酩酊大醉。恍惚之间,却遇一女,容貌酷似玉箫,而且在其中指上“有肉隐出如玉环。”尹韦皋欣喜不已,连声呼唤,可梦中人早已无影无踪……
这个故事除去其被渲染的成分,至少可以说明,到唐朝时戒指不仅已经十分盛行,并且已成为情人们山盟海誓的信物了。
有趣的是,戒指作为爱情的信物的风俗,自古以来被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所继承与推祟。比如在我国的回族同胞的婚姻习俗中,至今仍保留着订婚前男方向女方赠戒指的习俗:男方携带一对金戒指,一只上刻男方姓名,一只刻“吉祥”或“宝贵”字样,由男方将刻有姓名的那只金戒指戴在新娘的手指上,从此以后,姑娘便属于男方,两人彼此相爱,永不变心。
戒指在西方也十分盛行。在著名的《创世纪》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说埃及法老任命约瑟为首相。“法老就摘下手上打印的戒指,戴在约瑟的手上。”在《以斯贴记》一书中,也多次提及波斯王以戒指为印记及授戒指于他人作为权柄象征之事。据说,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有地位的人都有自已的印章,并且把它作为一种地位和权威的象征。为了佩戴方便,埃及人把印章制成环形套在手指上,以后,印章逐渐演变成了戒指。当时的戒指造型简单,取材也比较单一。佩戴也比较随便,每个手指都可以戴,而且戴多少也并无限制。以后希腊人在埃及戒指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开始使用金属和珠宝,并且设计图案花纹。罗马帝国入侵希腊以后,对佩戴戒指作了严格规定,普通人只能戴铁制戒指,只有贵族才能佩戴金戒指。在欧洲珠宝文化历史中可以发现,从中世纪开始,由于受宗教文化的限制,导致了首饰、服饰的两极分化,钻石、黄金等只是贵族的专属品。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爱情婚姻都同样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西方,戒指同样也被作为爱情的象征而备受人们的青睐,相恋、订婚、结婚、婚庆都离不开戒指。就到了今天,西方人订婚时仍然少不了这样一个不可缺少的程序,那就是未婚夫应当给心爱的人戴上一枚贵重的戒指,以表示自己矢志不渝的爱情。据说这个风俗源于欧洲中世纪一个真实而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在14世纪中叶的欧洲上流社会,经过是这样的:马斯米连公爵是奥地利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他年轻潇洒,气宇非凡,当时追逐他的小姐不计其数,然而公爵一个都没有看上。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布根地的玛莉公主,一睹芳容后竟使得年轻英俊的公爵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他被玛莉公主的绰约风姿给深深地迷住了,一心只想马上与公主结为伉俪。不料公主虽然长得非常美丽,性格却很傲慢,而且又很虚荣。尽管有许多贵族子弟不断地上门求婚,但却一直没有一个人能打动公主的芳心,她甚至常常把那些大胆的求婚者奚落一顿,轰走了事。马斯米连公爵的出现,照样未能得到玛莉公主的青睐,几次求婚都未成功。
沉缅于单相思境地的公爵无法自拔,一日,他把自己心中的苦闷告诉了他的老师摩路丁教授。教授经过分析,抓住了玛莉公主爱慕虚荣的特点,给公爵出了一个主意:送她一枚别别致的金戒指。马斯米连公爵心领神会,依计而行,让人制造一枚精美绝伦的纯金戒指,并镶上一颗硕大的钻石,作为送给公主的见面之礼。果然不出教授所料,这颗美丽的钻石戒指终于赢得了公主的芳心。据说从此以后,这种风俗就逐渐风靡整个欧洲。
除此之外,在北欧至今还流传着一个关于“尼泊龙戒指”的神话故事:在神秘的莱茵河底,有一枚被水仙们严密看守的最为珍贵的黄金戒指,谁要是想获得这枚戒指,他就必须发誓,永远放弃人世间最神圣最美丽的爱情。
雾魔阿尔伯里希在贪心的驱使下,假惺惺地立下了誓言,于是从水仙手中骗走了戒指。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戒指就被另一个更贪婪的众神之王吴坦用诡计抢走了。雾魔气急败坏,一怒之下发下诅咒:拿到这个戒指者一定不得好死。众神之王吴坦原来还想利用这枚戒指的魔力来维持对众神世界的统治,但当他得知阿尔伯里希已经发下诅咒之后,心慌意乱,害怕那句诅咒得到应验。于是便把这枚戒指作为报酬,送给了两位帮他营造瓦尔哈拉天宫的巨匠。可怜的两位巨匠还被蒙在鼓里,两人在拿到戒指之后便发生争执,最后各不相让,一个杀了另一个,胜利者自己也变成了一头怪兽,只好日夜守护着这枚戒指。
戒指几经辗转,最后又回到了吴坦的手里。吴坦时时想起众神统治世界的末日即将来临的古老预言,同时从两位巨匠的惨相中吸收了教训,觉得应该将戒指还给水仙看守,并且许愿:毫无私心的人才能获得这枚戒指。
结果,无私无畏的英雄齐格蒙德和齐格弗里德父子被推荐取回这枚珍贵的戒指。可是在从吴坦处取得戒指返回的途中,父子俩遇到了妖魔,双方一场激战,父亲齐格蒙德当场牺牲,儿子齐格弗里德取得了戒指。可是,他还未来得及将戒指交给水仙,阿尔伯里希的诅咒再次应验,齐格弗里德又被妖魔暗害。
为了纪念这两位勇敢无私、视死如归的英雄,水仙们奋力杀死了妖魔,同时为齐格蒙德和他的儿子举行了隆重的火葬。至此,这枚历经坎坷而且给众神带来无数灾祸的戒指终于回到了水仙们的手里。
2013年月24日,在巴黎郊区枫丹白露宫的奥塞纳拍卖行,拿破仑1796年送给首任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的纯金订婚钻戒以66万英镑(约合人民币623万元)的价格被拍出,是原先估价的约50倍。据悉,买主是一名神秘商人。
这枚18世纪风格的戒指名叫“你和我”,设计简洁,两颗泪滴形的钻石反方向镶嵌在直径为18毫米的金色戒托上,一颗是蓝宝石,一颗是钻石,每颗只比1克拉小一点。据奥塞纳拍卖行历史文物专家让·克里斯托弗·沙泰尼耶介绍,拿破仑挑选的这枚戒指虽然款式简单,但相当经典。
据报道,买家们对这枚戒指的兴趣非常浓厚。在拍卖会现场有300名买家,还有约50名国际买家通过电话竞拍。除此之外,还从美国收到了超过40封竞拍电邮。拍卖行要另设热线电话,并增聘10人以应付此次拍卖。拍卖叫价竞争激烈,每口价一万欧元,最终以天价66万英镑成交,价格超过预期四五十倍。
拍卖当天适逢约瑟芬诞辰250周年。1796年,27岁的拿破仑宣布向比他大6岁的约瑟芬求婚,并送给了她这枚戒指。当时的拿破仑是一名战士,而约瑟芬则是一个寡妇,约瑟芬与拿破仑再婚时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两人在1796年3月9日举行了婚礼。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为法兰西皇帝,而约瑟芬也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后。
因为出于政治需要与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莎结婚,拿破仑在1809年休了约瑟芬,但一直没有忘记挚爱。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在弥留之际,拿破仑哭喊道:“法国。军队。军队首领。约瑟芬。”
千百年来,戒指作为一种爱情的象征,不仅演绎出无数动人的美丽传说与故事,同时也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传统习惯。
在一般人看来,戒指戴在左手而不戴在右手,无非是由于大多数人的右手比较灵活,相比之下,左手是不太活动的,故戴在左手上不容易被磨损或撞击。而在古希腊的妇女们看来,人们只所以把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是因为左手的无名指上有一条血管直通心脏,在这个手指上戴上结婚戒指寓有“心心相通”的意味。人们还将这个手指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叫做“爱情之脉”,把戒指戴在这个手指上,就可以增进夫妻的感情。在古罗马的妇女们看来,人们只所以把戒指戴在左手上,是因为左手是一只服从的手,它象征着温柔的妻子对刚强的丈夫的百般顺从与无限依恋。古罗马妇女的结婚戒指上大都刻有自己丈夫的姓名或印章,表示自己拥有丈夫的爱,并且经常把它带在身边。
基督教信徒对此另有一番解释:大拇指经常使用,戴上戒指不方便;食指和小指各有一侧暴露在外,不利于保护戒指;中指虽然夹在中间,但被视为是不纯洁的手指,用来戴结婚戒指显然不合适;那么唯一可戴的手指便是无名指了。
天主教认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代表“三位一体”,三位即圣父、圣子和圣灵。在天主教徒的结婚典礼上常常有这样的场面:新郎新娘交换戒指时,新郎要说一声“以圣父的名义”,然后摸一下对方的大拇指;说一声“以圣子的名义”,然后摸一下食指;再说一声“以圣灵的名义”,摸一下中指;最后要说一声“阿门”,才能把戒指戴到对方的无名指上。
尽管说法不一,但将爱情戒指戴在无名指上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只是佩戴戒指不再局限于无名指,而且戴在不同手指上具有不同的意义。
一般来说,戒指如果戴在食指上,就表示还没有恋爱,想找朋友;戴在中指上,表示已有了恋人,正在热恋之中;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订婚或结婚;戴在小指上,表示独身,不想嫁娶。需要说明的是,大拇指一般不戴戒指。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戒指作为地位或财富的象征意义已经逐步消失,而作为一种点缀,一种装饰,一种个性与风度的表现,戒指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二)戒指的款式
根据材料、造型、性别以及用途的不同,戒指可以分成各种各样的款式。
1.从材料上分类
从身作戒指的材料看,戒指主要有金属戒指和宝石戒指、钻石戒指:
(1)金属戒指包括纯金、铂金、K金以及白银戒指等。
(2)宝石戒指包括两种,一是纯以宝石制成,另一种是在金银等金属底座上镶嵌红蓝宝石、猫眼等名贵珠宝制成。
(3)钻石戒指钻石戒指本来亦属宝石戒指,由于钻石戒指比较昂贵,而且独具特色,我们把它单作一类。
钻戒的花色品种极多。总体来说,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只镶一粒钻石的“独粒钻戒”,所镶的钻石颗粒比较大,重量由0.2克拉至1克拉,因此这种钻戒比较昂贵;一类是群镶小钻石(单颗重量小于0.1克拉)的“群镶钻戒”。这类钻戒品种多,造型也千变万化,价格比较适中;另一类是采取“盘钻”或“混镶”方式的钻戒。由于大多数的钻石都是无色透明的,以其独特的气质、晶莹明洁,闪烁着彩色光芒而使人着迷,而其它名贵宝石如红蓝宝石、翡翠、猫眼等则主要以其艳丽的颜色而取胜。为了使镶宝戒指更加美观,富于变化,除了改进造型外,还采用一枚戒指上以一粒较大的有色宝石为主,四周或两旁群镶小钻石为陪衬;或者在一枚戒指上用同样大小的钻石与有色宝石混镶。这样,经过精心设计,一般都会取得非常美观的效果。
2、按戒指的样式分
从戒指的造型样式上分类,戒指主要有方戒、线戒、名字戒、装饰戒等。
(1)方戒方戒一般多以18K以上的金制成,具有含金量高、份量重的特点;开面大,具有立体感较强的花纹,线条块面以下线条、大块面为主。整体造型简单、大方、棱角分明。这类戒指比较适合于男性佩戴。
(2)线戒线戒是一种最常见、最普通的戒指样式。其造型流畅,富有变化,适宜面广。线戒又可分为三种样式:
①光线线戒即戒身上刻有菱形、波纹形、S形或其它几何形图样的戒指。由于这种戒指所刻的花纹具有一定的闪光度,因此也称为“刻花闪光戒”。
②钻石线戒一般在戒身上并列镶嵌几颗小钻石,由于小钻石排成一线,形成一种流畅、精致的造型。
③阔条线戒;以方、正造型为主要特点。
(3)名字戒;名字戒是指在戒面上刻有自己的姓名或“福、禄、寿、吉”等字样。名字戒大都可以作印章用,材料以金、银为主。
(4)装饰戒;装饰戒也称艺术戒,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戒指款式。这种戒指并不注重材料的贵重,而注重设计款式的新颖、奇特,如面具戒、生肖戒等。由于这类价格低廉,造型新奇,深受年轻人喜爱。
3.从性别上分类
从性别上来看,戒指不外乎男装戒指和女装戒指两个款式:
男装戒指;戒指一般比较粗壮,这是由于男性的手指和体型的特点决定的,否则就会显得与男性的气质不相协调。在男装戒指中,具有代表性的款式有:海军戒、方戒、钻戒及名字戒等。有趣的是,目前一些男性化的戒指款式也颇受女性喜爱。
女装戒指;同男装戒指的款式相比较,女装戒指的款式要显得纤细、精致一些,而且品种也比较多。典型的女装戒指款式有:线戒、东洋戒、佛手戒、花篮戒及小钻石戒等等。
4.从用途上分类
从用途上看,戒指有平常装饰用戒指和婚恋纪念用戒指两种。
(1)平常装饰用戒指;是指日常生活中经常佩戴的戒指。参加舞会、会议、寻亲访友时佩戴的戒指,也可以归于这一类。
(2)婚恋纪念用戒指;由于订婚、结婚以及结婚周年纪念等都是人生中比较重大的事情,因此,这类首饰大都比较名贵,具有永久的保存价值。在国外,这类戒指的款式可分为结婚纪念戒、结婚纪念套戒、情人连理戒及新娘组合戒四大系列。这些戒指大都为黄金珀金材料,且都群镶有多粒的钻石。由于纯金太软,容易变形,为保证钻石不脱落及戒指不变形,这类戒指都用14K金制造。
①结婚纪念戒:以单枚戒指为主,亦有两枚一套者,两枚一大一小,造型完全相同。大的给男方,小的属女方。结婚纪念戒镶嵌的小钻石,多半对称而有规则。因佩戴钻石的寓意比较好,所以钻戒深得大家的喜爱。
②结婚纪念套戒:这是三枚一套的戒指。三枚一大两小,造型完全相同,大者为男戒,两枚小者为女戒。女戒中的一枚中部镶嵌有一粒较大的钻石。两枚女戒可以分戴在两个手指上,也可以叠在一起戴在一个手指上。 这种戒指形式变化较多,戒指美观华贵,深得女性喜爱。
③情人连理戒:简称“连理戒”。两棵独立的树生长时枝干交缠,密不可分,叫做“连理枝”,因此“连理”二字常用来比喻一对相亲相爱、牢不可分的情人或恋人。白居易在其著名的长诗《长恨歌》中,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忠贞爱情时诗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连理戒由两枚独立的戒指组成,两枚戒指的造型完全不同,但可以紧密地嵌合在一起,且嵌后犹如一枚造型美观的戒指,象征着热恋的情人如同一体,难解难分。
连理戒也可以分开佩戴,假如相爱的男女双方别离时,女方戴那枚中部镶有一颗较大钻石的戒指,男方则可以戴类似外框的群镶小钻的戒指。在热恋的男女双方各居异地,不尽相思时,看着他们手指上的连理戒,一定会想,快让我们相见,让连理戒再合成一枚完整的戒指吧!
连理戒的嵌合设计都很精巧,有上下嵌合,也有侧面嵌合,还有中央嵌合等。
④新娘组合戒:这是一种由两枚独立的戒指组成的套戒。两枚戒指的造型不同,且奇巧多变,十分美观。两枚独立的戒指可以分开佩戴,也可以嵌合成一枚戒指后佩戴。这种可分可合、富于变化的戒指,深得现代年轻小姐们的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