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珠宝行业门户平台欢迎您

首页 > 知识 > 珠宝知识 > 中国珠宝首饰发展史(上)

中国珠宝首饰发展史(上)

中国珠宝首饰发展史源远流长,根据现有发现及古籍记载,中国珠宝首饰发展的起源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在长达数千年的变迁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进步,首饰的制作也有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首饰在其属性上也被更多地赋予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意义。

中国首饰一词在古时可寻的出处有《后汉书·舆服志下》:“见鸟兽有冠角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音:蕊),以为首饰。”又:“秦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降狛,以表贵贱。”曹植《洛神赋》:“戴金翠之首饰。”最初的时候首饰只表示“戴在头上的装饰品”。《汉书·王莽传上》中提到“百岁之母,孩提之子,同时断斩,悬头竿杪,珠珥在耳,首饰犹存,为计若计若此,岂不誖哉!”,唐朝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之二三也有提及,“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元朝关汉卿的《玉镜台》第三折中也说明首饰指戴在头上的装饰品“箱柜内无限锦绣珠翠,但能勾与你插戴些首饰。”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首饰”二字的书写由来,而随着首饰种类愈加繁多,首饰开始泛指耳环、项链、戒指、手镯等饰物。《红楼梦》第九二回:“说着,打怀里掏出一匣子金珠首饰来。”了解了首饰字面的意义后,我们一起来走进中国珠宝首饰发展史。

1930年,中国学者在北京周口店龙骨上顶部的“山顶洞”,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洞穴遗址,这里不仅有代表八个不同个体的入骨化石,还有许多穿孔的饰物。这些穿孔饰品可以看成是中国发现的最原始的“首饰”,并且在这些“首饰”上有很多带有用赤铁矿染成的红色。这些饰物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光滑、规则、小巧、美观。从饰物的材料、形式、组合方式看也有一些特点,如如低硬度的用料、接近材料原型的简单加工形式,以及相同形状的重复组合。虽然这些仅仅是原始人们对自然物的简单加工,但其选材及饰品的打磨、复合使用等,都表明人们已经开始对自然界中的一些特殊物质有了重视,并用它来装扮自己,这是人们对首饰认识和使用上的起源。中国是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原始祖先以枝叶遮羞,可以被认为是人类爱美的初始。不过,真正具有美的本质质意义上的行为,始于人们把动物的羽翼和毛皮制成衣着,把各种形态的贝壳和骨牙串起来当作饰物佩戴。所有这些都说明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具备了美的意念,进而产生出美的实践,同时也衍生出了美的审视。

新石器时代的贝壳项链

当人类文明发展到开始使用硬质工具的时代,也就是公元前一万年左右约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的装饰物也发生了质的变化。那些美丽的贝壳被打磨或钻凿出孔洞而连成一串。

到了距今约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一些漂亮而质硬的玉石,如碧玉、玛瑙、黑曜石及石英等,被雕琢出孔洞和简单朴素的纹饰,制制成饰物。这些饰物刻有许多漂亮的图案,具有鲜明的装饰意味。仰韶文化遗址、马家窑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止、河姆渡文化遗址及崧泽文化遗址都出土过大量骨笄、石笄、玉笄等用于固定发髻的用具和其他精美的雕刻品,这充分显示出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非常普遍地使用这些饰物。另外,采用象牙、白玉、绿松石等制成的耳环、玦及颈饰也很多见,许多饰物上还雕刻有非常优美的纹饰。所有这些,都说明首饰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达到相当普及的程度。大量出土文物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我们祖先高超的制作技术和良好的审美能力。

在长达数千年的变迁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进步,首饰的制作也有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首饰在其属性上也被更多地赋予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意义。

一、原始时期首饰

原始时期首饰主要以葬玉为主,以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中的首饰尤为突出。

1.红山文化中的首饰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主要分布在北起内蒙古赤峰市的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南到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东至哲里木盟的大地区。其中辽河流域是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五六千年前,这里温暖潮湿,极适合人类在这里生存繁衍,因此孕育了这一古老而内涵又极丰富的文化。

红山文化玉器属新石器时代玉器,多用做玉礼器和玉神物。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主要为:玉猪龙。玉猪龙的发现是红山文化遗址的重大发现之一。C形猪龙的身躯蜷曲呈“C”形,龙首阴刻梭形大眼,吻部前伸,前端平齐,颈披长鬣,在额上及颌下饰有阴刻的网格纹。

“C”形猪龙

由此可以看出,玉猪龙的基本特征均作c字形,蜷曲状,猪首,龙身,用阴线刻划出五官,瓜子形眼,周围有多道皱纹,吻部前伸,个别露出獠牙,背部有一穿孔,体扁圆厚重。红山文化的原始宗教在当时已经处于较高的发展阶段,玉猪龙绝不是随意制造出来的一种动物,它应是被神化的灵物,是红山先民崇拜祭祀的对象。龙在中国古代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传统的图腾形象,与中华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

玉猪龙

红山古国时期,西辽河流域植被茂盛,水域深阔,水族生物如:龟、蛙、鱼、蚌等十分丰富,所以首先产生水崇拜的图腾,那就是水族生物,最后集合为“龙”。玉在质感上除了硬度这一项外,有着与水太多相似的特性,如透明、温润、清凉、纯洁。在大地之上,水虽有灵性,但不能成器物;山石虽有形,却无水之灵性,只有玉才兼具了大地之上最好的两样东西的特性。所以被祭司大巫选为事神之物,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再加上玉的光泽有阳光一样的特性,以此大地之上的精灵之物与天相合而取悦于在天之神,最后取得天、地、神、人相合一的理想境界。

2.良渚文化中的首饰

良渚文化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支重要的原始文化,距今5300一4000年,它因在杭州余杭的良渚镇首先发现而命名。制玉业是这个时期的重要手工业,良渚文化也因其玉器的精美而达到了中国史前玉文化的高峰,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

良渚文化中还有大量的玉项饰、玉手镯出现。而且多数抛光优良、琢磨精致、雕刻细微、构思奇巧,这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看是很不容易的。他们的制作工艺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他们的制作方法使我们感到神秘。

I989年在良渚镇北的安溪出土一件刻符大玉劈、直径26.2厘米,其正面中孔下方的刻符是一个五层台阶的方框,方框内为有头有尾、双翅展飞的鸟。良渚文化中有崇鸟的习俗,因此良渚文化中的首饰多见“立鸟”的图案。

3.龙山文化中的首饰

龙山文化大约在公元前29世纪至前26世纪,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这一时期的首饰以各种佩饰为主。

龙山文化中的代表性首饰是龙形、风形玉佩,其玉质光滑,采用了镂空透雕技法琢成,轮廓清晰,线条刚劲,代表了龙山文化时期高超的琢玉技巧。

诚然,良渚文化是继承崧泽文化而来,而山东龙山文化又是接受良渚文化影响。从目前出土的龙山及良渚文化古玉的纹饰上看,常常有些相同的刻符但又各具特点。

龙山文化时期玉器出土地点不少,但数量和品种不多,真正成批出陕西神木石峁(127件)、山西襄汾陶寺、湖北天门石家河三处。

(1)玉器种类,以工具和礼玉为主,佩饰为辅。礼玉:璧、琮、璜、牙璋、圭、环;工具:刀、铲、斧、戈、戚、锛、钺:饰玉和实用玉器:人头饰、动物、镯、指环、臂环、梳、簪、玉含等。

(2)玉质多样,以本地产的为主。如绿松石、蛇纹石、蛋白石、青玉、莱阳玉等。

(3)工艺表现为精美的纹饰。光滑的玉器表面常带有自然流畅的线条特征。

二、商周时期首饰

商周是我国古代礼治的创建时期,也是对珠宝首饰的利用更加人文化的时期。商周在首饰的利用与制作方面与原始社会相比,已经有了质的的飞跃,这也是社会文明发展和文明程度提高的必然产物。周代由于分封制的确立,首饰的佩戴法也有了一定的规定,在各种礼仪活动中人们所配首饰都有一定的要求。

周代时人到了成年要举行冠礼、笄礼。周代男女都用笄,笄的用途除固定发髻外,也用来固定冠帽。商代已经出现了标示阶级差别的冕冠,《商书·太甲中》载,“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毫”,正义云:“冕是在首之服”,又云“殷礼不知天子有几种冕”,所以殷商虽已有阶级差别,但具体在首饰上还没有完全确切的形式。在周代,分封制确立,这就给予首饰等级差异上的区分较为具体化。周人从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上否定了“天命论”,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并对头(首)加以重视,冕冠就是这时很重要的首饰(古代冕冠也是一种首饰),冕冠是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最为尊贵的礼冠,根据它也可以区分人的尊卑贵贱。商周时期的梳已很注意美观,背部平直,中央有突起,梳身为长方形,是商代梳的基本特点,至周代梳背向弧形变化。

玉梳

商周时期的玦除圆环形带缺缝外,有将环形演化成兽纹的,表面也都施加纹饰。商代佩璜已由素面无纹演变为人纹璜、鸟纹璜、鱼纹璜、兽纹璜等等,一直流传到西周后期。商代佩璜大体有两大类,一类是在璜的基本形的规范下,或素面无纹,或略施纹饰,保持礼器以“不琢为贵”的传统:另一类是把动物、器物的轮廓变化成璜形,以纹饰的装饰美为主的,这类佩璜为数甚多,有人形璜、龙纹璜、兽纹璜、鸟纹璜、鱼纹璜等等。

这一时期首饰在纹饰上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饕餮纹的大量运用。饕餮纹是宋代以来研究者对商周青铜器物上带有想象、夸张手法的兽面纹图案的通称。它是整个青铜时代出现最多、跨越时间长的纹样之一。饕餮纹之所以能历千年而不衰,除珀身具有纹饰的美化、装饰功能外,其潜在的昭示警戒含义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饕餮纹纹样

青铜器的鼎盛时期,人们的“天命”思想非常强,当人的力量尚不能够征服一些自然现象时,往往对神化或一些图腾标记十分虔信,这种虔信是完全和彻底的。在青铜器上施以各种怪诞的图象,在当时有利于神权的统治,有助于天命论的宣扬。奇谲怪诞、抽象夸张的饕餮纹和變龙纹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这便是其重要原因。在装饰上“三大纹样”——饕餮、變龙、云雷纹的应用贯穿于商代,或对称、或并列、或精细、或严谨的形态,大量使用在当时的青铜器、陶器、玉石工艺上,形成时代特点。西周中后期至春秋,此类纹样大量减少,活泼形态的纹样增多,有些纹样还是商代纹样进-步的几何化、抽象化的表现,如窃曲纹、环带纹、重环纹等,商代那种刻画细密、严整对称也为粗放、疏朗、波浪形的活泼形态所取代。商代那种分上、中、下复杂的三层装饰,也为周后期那种平布、单层甚至局部的装饰所改变。

对珠宝的利用也更加广泛,考古发现有大量用绿松石、水晶、玛瑙、象牙等制成的首饰。到了西周,这一时代的饰品发展表现出十分鲜明的阶段性。西周前期,与商代后期相比没有出现重大的变化,饕餮等具典型色彩的纹饰仍保持着与商代相同的装饰风格。而到了西周后期,首饰、玉器等风格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神的影子逐渐淡化,理性色彩加重,突出礼制意义成为主导性的要求。西周统治者要求玉器、青铜器等成为礼乐制度的物质体现,以之区分贵族之间的名份、地位。

到了东周,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品的性质、审美趋向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形象从神话世界脱出,人自身的价值开始被认识、被肯定。其纹饰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商和西周一些最流行的饕餮纹、夔纹、凤纹等纹饰逐渐被淘汰或改造,细密的蟠螭纹和飞动自如的流云纹成为最流行的纹饰。

三、春秋战国时期首饰

春秋战国是指东周后期至秦朝建立这段时期的合称。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这五百多年的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的混战状态。战争过程中,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但是,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和民族融合却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史中的儒家思想,就起源于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他始终以维护氏族贵族统治的“周礼”为己任,因而极力以“仁”释“礼”,希望以“礼”所规定的君臣等级、尊卑老幼的秩序能够稳固的保持。他很注意在典章、制度、规范、礼节、仪容中抓住一个很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中就包括首饰。

各种玉制首饰在这一时期受到高度的重视。儒家认为,“玉有五德”,所以统治阶级都有佩玉,玉佩贵族王孙和百官们的随身饰品,佩有全佩(大佩,也称杂佩)、组佩,及礼制以外的装饰性玉佩。全佩由珩、璜、琚、瑀、冲牙等组合。组佩是将数件佩玉串联悬挂于革带上,以古代的礼治,成组的佩玉上面必有弯月式的玉璜,中间是方形上刻齿道的琚,旁边是龙行冲牙,用彩色丝绳串彩珠点缀其中,下垂彩穗,算一整套古赋中描述的“环佩叮当”。走路时玉是有节奏的,玉声一乱就算失利。装饰性玉佩包括生肖形玉佩、龙纹佩、鸟纹佩、兽纹佩等,这类玉佩比商周时期细膩精美。后来,儒家进一步将礼玉系统化、规范化,提出“六器六瑞”的说法。六瑞为镇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分别为王和公、候、伯、子、男五等爵所执掌,以代表人物不同的身份等级。

六器是贵族统治阶级礼拜天地四方的玉,器。包括:苍璧用以礼天。璧——圆形,正中、有孔;黄琮用以礼地。琮——方形或长筒形,中贯圆孔;青圭礼东方。圭——长条形,上尖下平:赤璋礼南方。璋——长条形,上端斜尖,为圭之一半:白琥礼西方。琥——虎形玉雕;玄璜礼北方。璜——半圆形,似璧的一半。

见于文献记载的说法,玉之用于礼仪性活动,主要为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山川诸神和朝觐、礼聘、结盟,贵族间各种人际交往,也有符信的作用。还有些特制的玉片和碎玉被用做贵族丧葬时敛尸之用。

缀玉面罩

曾侯乙墓的龙凤玉挂饰、四节龙凤玉佩等作品代表着战国时代玉石艺术向玲珑剔透的装饰美发展的新的审美追求。

白玉龙形佩,战国

四、秦汉时期首饰

秦汉时期的首饰要从公元221年说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国,推动了社会发展,扩大了对外交流。秦始皇称帝后,广敛天下珍宝,不仅用于生前享用还用于死后随葬。到了汉代,帝王与达宫贵人追求生前的享用和死后的厚葬更是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尤其是在“文景之治”后,由于经济的发展、繁荣,促使了首饰的大量制造和使用。秦汉时期的首饰除了继承以前的笄、簪、钗、珰、耳环(玦)、指环、带钩等种类外,还出现了华胜、擿、步摇等首饰。总体来说汉代对首饰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大佩,即用各种玉制佩件组成各种饰物,并以此来表明身份和地位。(2)步摇,是一种附在簪钗上的首饰,上饰金玉花兽,并有五彩珠玉垂下,行走时则随步履的振动而摇动。《艺文类聚》载梁范靖妻《吟步摇花诗》中有:“珠花萦翡翠,宝时间金琼,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琼瑶。”副笄六珈,汉时妇女盛行堕马髻,为固定发髻就离不开笄和簪,妇女的首饰中有“副笄六珈”制度,正如《毛诗传》中所说:“副者,后夫人之首饰,编发为之。笄,横笄也。珈,笄饰之最盛者,所以别尊卑。”

秦汉时首饰在材质上的应用及其丰富,有玉、金、玛瑙、绿松石、鸡血石、水晶、琥珀、石榴石、琉璃、煤精、陶、玳瑁、象牙、珍珠等。其中珍珠在当时被广为应用,以前首饰所用的珠,多为玉珠、骨珠,到了秦、汉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珍珠,并大量开采蚌珠,《尚书。禹贡》就有“淮夷瑸珠”的记载。《史记,春申君列传》说春申君有食客三千,上客都穿珠履,可见珍珠的使用已很普遍。

秦汉时的首饰工艺极其精湛。一种被称为“贴翠”的工艺,是在华胜上贴金叶或贴翡翠鸟毛,可与镶嵌宝石翡翠的工艺媲美。各种玉衣的制作工艺更是令人惊讶。汉代盛行厚葬,因此人死后的装饰也十分讲究,人们深信玉能使尸体不朽,一些贵族死后常穿上一种玉制敛服,这种玉衣将各种形状的玉片用金丝编缀而成。著名的满城汉墓一号墓出土的“金缕玉衣”,共有2498片玉片缀编而成,且以黄金细缕为编线。

汉代西汉初的琢玉继承了战国传统的风格,但也不是完全照搬。后来,无论在形制上还是纹饰上都出现自身的特色。以玉器的品种而言,礼玉之中只保存了玉壁,而在形状、花纹、用途上都起了变化。以“组佩”而言,磺、冲牙、块等佩饰玉器大量减少。丽心形佩(又称鸡心佩)、龙形佩、玉人、动物、刚卯等新型玉佩则大量增加。同时,葬玉加玉衣、王含、王塞、握玉等数量为前所未有。也有一些日常用玉器出现,如枕、杯等。王器的装饰花纹,由战国时代的神秘、抽象的图案转向现实风格,花纹以几何纹如乳钉、涡纹、卷云纹等为主,玉壁也是以几何纹的谷纹,蒲纹为主。即如龙,从战国时期抽象的图案纹而变为写实型,使人一望而即可辨识。

汉代玉器的表面纹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几何纹,一类是动物纹。人物和植物还不多见。几何纹以涡纹、谷纹和蒲纹最为常见,谷纹和蒲纹多装饰在玉璧上。汉代玉器物的做工特点,善于运用阴刻线,线条豪放,没有战国时代精细,器物棱角琢磨圆滑,大件器物刻工较粗,小件器物刻工较精细,细线条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迹,线条不甚连贯。穿孔器物的孔洞内壁往往不够光滑,常留有拉丝痕迹。汉代的葬苄运用“汉八刀”做下。“汉八刀”做工,不是代表整个汉代玉器的做下,而是假指汉代“葬玉”的做工。汉代的“汉八刀”是指采用简练的线条进行刻划,运用推拓磨的雕琢技法,刀法粗犷有力,刀刀见锋,刚劲挺拔,线条无丝毫崩裂状和刀痕之迹。代表作品是玉猪、玉蝉、玉翁仲。

汉代玉蝉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首饰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的时期,是由统一到分裂的混乱时期。无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都经历了转折。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却奇异地飞跃发展起来。这里包涵着几个重要因素:一是战乱流离虽给社会造成破坏,但却促进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二是佛教的传入和佛学的兴起;三是士族的产生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人们挣脱了正统儒学的精神羁绊,进入了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时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首饰以假髻、簪、钗、步摇为多。其步摇、钿、钗、镊等头饰发展得更加完善。这时期簪的功用与以往有所不同,主要用于支撑沉重头发。簪头的形状极为简单,用金属丝围成一环状或做成“树枝状”,以便于支撑头发。没有繁杂的纹饰,具有清秀简约的风格。发饰除一般形式的簪钗以外,流行一种专供支撑假发的钗子,钗作双股形,一股长一股短,以方便插戴。

这一时期的金银首饰数量较多,玉制首饰相对较少。金银首饰的制作技术更加完善,首饰图案也不断创新。另外,随着佛教艺术的传播,对首饰也有一定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又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时期。在首饰上也极大程度地反映了“大民族、多民族”的特点,融合了很多异域风情。如在南京出土有外国入贡的金刚指环:在土默特旗发现有西方拜占庭列奥一世金币和具有西方风格的嵌金石戒指等。

这一时期,宗教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封建统治阶级通过宗教对文化进行垄断,从而使科学和艺术都从属于神学。这一时期,佛教盛行,北方大凿石窟,南方广建寺院,作为宣扬佛旨的圣地,为佛教的深入人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时期的艺术作品自然也就受影响于佛教文化。加之从南到北的分裂局面,割据战争的连绵不断,造成民众背井离乡的苦难,佛教的轮回说成为麻痹大众思想意识的良药,佛斯充斥于日常牛活的每一个角落,莲花纹样在工艺美术品上的采用就是最好的例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装饰风格与此前有很大的不同,清秀、简约是这一时期的主流。这一风格的出现与当时的生产技术有一定关系,但宗教的流行、佛教徒们追求的清心寡欲对此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装饰纹样的布置,平布疏朗,形式简单,简洁中透着丰富,这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装饰风格。

六、隋唐首饰

隋唐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和发展阶段。隋的统一,使中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建立起了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隋初因为长年战乱使人们生活困苦,并无暇顾及珠宝首饰使用和发展。隋炀帝继位后,宪章古制,创造衣冠,首先制定了隋代宫廷及文武百官首饰的制度。据《隋书,礼仪志》记载,皇帝、皇后、文武百官的首饰佩戴都有明确的规定。隋末的奢淫无度导致了农民起义的蓬勃发展,隋唐太守李渊乘机起兵,攻占长安,建立唐朝。唐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势强盛,珠宝首饰的发展自然也处于领先地位。

隋朝首饰。由于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王朝,考古工作中所见资料并不很多,但种类丰富,有玉琮、印章、玉猪、玉料、玉髓珠、玛瑙棋子、水晶饰、绿松石饰、琥珀饰等。最重要的是金镶白玉镯,这件玉器琢磨精细、质地温润,金玉衬托,是当时不可多得的精品。

唐代首饰。建国以来,在全国各地考古工作中已清理的唐墓总数已达数干座之多。唐代女子用的首饰主要有:假髻、钗、步摇、钿、梳篦、搔头等发饰:镯、指环等首饰,以及各种项饰、佩饰。唐代首饰中最可称道的,当属发钗,发钗较前几个时代有了较大的变化,更为美观,便于佩带,其主要特征均:一股长一股短,一端呈钩状,可以更好的固定头发。唐时期更加浊重钗头的造型,有花鸟钗、花穗钗、缠枝钗、圆锥钗等,用模压、雕刻、剪凿等工艺做成,每式钗朵都是一式两件,花纹相同而方向相反,可知是左右分插的。步摇是唐代的流行首饰之一,而且与魏晋相比更加精美,步摇随着步履摇动更能突出女子的柔美风韵。步摇多数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制成,用材主要以金、银、玉为主。且更注重步摇的造型,主要以凤型、乌型、花卉型、蝴蝶型为主。唐代钿的发展更加有突破。其外形设计更加讲究,工艺精良,花样更丰富,层次更明显,有立体感,佩戴上更显奢华。造型上以团花型为主,也有折枝型,形式多样。唐时盛行插梳,起初只是单插一梳,以后逐渐增加,以两把为一组,至晚唐、五代,头上插的梳篦越来越多,有多到十来把的。造型以月形为主,同时梳背的装饰亦日趋富丽。

臂钏又名跳脱、条脱,是由捶扁的金银条盘绕旋转而成的弹簧状套镯,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八圈、十几圈不等。根据手臂至手腕的粗细,环圈由大到小相连,两端以金银丝缠绕固定,并调节松紧。隋唐时的臂钏,在陶俑和人物绘画中可见到佩戴的形象。玉佩更加讲究,主要以各种优质白玉为材料,形式以玉牌为主,看上去温润柔美、做工精湛。玉带也是流行的佩饰,完整的玉带包括革带、带跨、带扣,革带上带跨材料的质地和带跨数量的多少,都受佩戴者身份等级的制约。

在琢玉工艺上,唐代玉器素面或圆雕品都不多见,而透雕与浅浮雕加阴刻则是其最常见的手法。另一方面,兴于六朝的金银饰物,到了唐代更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也给古老的玉器制造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在我们现今所见考古出土和传世唐玉中便有很多金玉合成的饰物。此外,唐代的玉匠还非常注意将其他艺术与其他民族风格的东西吸收进来。如唐代的玉飞天,刻划所着衣裙均贴于腿股,形成所谓的“湿绉纹”,这是吸收了“曹衣出水”的画风。

玉飞天

唐代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典型时期,这一点在给唐代饰品的发展上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了270多件唐代金银器这次发现,是解放以来在陕西乃至全国一次数量多、品级高的罕见发现。独角翼兽纹六曲银盘就是这众多金银器物中较为珍贵的一件。此盘高2cm.口径15.8cm,六瓣圆形,盘心饰一鎏金翼牛。冀牛为幻想纹样,在唐代被视为异兽。其头顶长一独角,圆眼大鼻孔,双耳竖立,凤身,双冀鼓飞,两腿为牛腿样,趾为牛蹄形,两边分张,作欲飞状。冀牛鎏金,在银盘衬托下,这只翼兽更显得耀眼生辉、栩栩如生。这件六曲银盘的形制是唐代流行的六曲花瓣形构图方式受粟特风格的影响,采用了点装手法,即以单纯的纹样在器物局部进行装饰。这样,纹样与器物平面曲线造型相结合,取得美观大方的效果。这件六曲银盘在器物成型方面采用了模冲与锤击成型相结合的手法。盘中的翼牛以模具冲压,其表面凸起,富有强烈的立体感。而银盘则是采用另外一种工艺锤击。这种工艺不是我国古代传统工艺,它来自于西亚地区。因此,有学者认为,由于接受了西方输入的锤击技术,从而使唐代金银器制造工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独角冀兽纹六曲银盘无论从图案纹样、制作工艺上看,都带有浓厚的外来风格,是一件中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作。

总之,唐代的工艺美术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它的造型多样,色彩绚丽,构图饱满,华丽而清新,是此前任何时代的工艺美术都难以相比的。总结到一点,唐代的工艺美术可以用“满”、“全”、“艳”三个字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