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珠宝行业门户平台欢迎您

首页 > 资讯 > 金评媒 > 翡翠行业过去和现状

翡翠行业过去和现状

翡翠行业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较大,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大陆几乎没有翡翠消费市场,华人翡翠市场主要在香港和台湾。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也随之分为几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是短缺经济状态,核心竞争力是成本优势。那个时候翡翠是卖方市场,即便存在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但市场仍旧需求旺盛、增长迅猛,玉商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和囤货行为,直到2012年市场开始调整。

2012年以来,作为缅甸第二大出口创汇产品的玉石产量减少了10439吨,出口量也大幅下降。而作为翡翠原石需求量最大的国内翡翠市场,自然受到了原石稀缺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同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宏观经济表现不佳,大部分行业、产业都产能过剩,这代表着过剩经济阶段的到来。可以说近几年对于中国翡翠市场而言,是一段艰难的时期,随着国内经济增长趋缓,八项规定等政策出台,市场销售出现了大幅下滑,还一度出现了“关店潮”,直到今年年初市场才开始企稳、回暖。

翡翠与其它行业一样,也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2000年以前缅甸翡翠原石的年产量不足1000吨,而到了2011年不算其他渠道,仅缅甸政府3届公盘的产量便达到4万吨,产能严重过剩,而终端消费市场却是严重疲软。在过剩经济阶段,消费者不再光是贪图便宜,他们更多关心的是产品的品质和服务,如今中国的中产阶级将近2亿人,这些消费者愿意为好产品、好创意,好服务买单,中国人到海外抢购奢侈品就说明了国人对提升品质的需求。

眼下,中国翡翠市场正在面临一场“品质革命”,翡翠产业也需要转型升级,企业要练好内功,提升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