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珠宝行业门户平台欢迎您

首页 > 资讯 > 金评媒 > 天然与合成 透视环球钻石行业状况

天然与合成 透视环球钻石行业状况

 该来的终归会来。日前,一场主题为“天然与合成·透视环球钻石行业状况”的研讨会,揭开了合成钻石的“盖子”。
  在中国,合成钻石最早出现在珠宝市场是在2012年。国检深圳实验室在对送检的宝石首饰样品进行检测时,率先发现了一批未被披露的小颗粒合成钻石。此后几年不时有“掺杂在天然钻石中的合成钻石被排查出来”的消息从相关检测机构揭露。
  不过,长久以来,业界对合成钻石态度谨慎,主要质检机构方面也三缄其口。原因是合成钻石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成长性或危害性都有待观察。同时,对于如何引导合成钻石产业的发展,业界尚未完全达成共识。
  时间进入到2015年下半年,合成钻石开始升温。一是生产端爆出大颗粒合成钻石的面世。二是国外知名合成钻石公司宣布进军中国,包括国际影星莱昂纳多对合成钻石的“代言”。三是小颗粒合成钻石排查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涌现,进一步催热了市场。堵不如疏。在移动互联时代,信息流速倍增,合成钻石要想“犹抱琵琶半遮面”,已经不合时宜。未雨绸缪,以透明化的公开讨论,抢在市场恐慌之前想好万全之策,无疑在教育消费者、规范市场的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该说,要全面认清合成钻石,有几个事实需要掌握:第一,合成钻石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生产,且主要用于工业领域,由于技术障碍,培育出宝石级别的合成钻石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这意味着市场上的存量钻石中,混入合成钻石的概率极低。
  第二,合成钻石目前主要以小颗粒状态存在于配镶或群镶的副石中,更多是一种边缘性产品。
  第三,目前对于小颗粒合成钻石的排查技术已经成熟,99%以上的合成钻石在进入终端市场前都能被发现。
  第四,在当前天然钻石供需缺口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合成钻石在规范经营下可以缓解一部分市场需求,成为平民消费者的另一种选择。某种程度上有利而无害。
  众所周知,钻石的价格由4C决定,但决定钻石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是钻石的稀缺性,稀缺性也是所有珠宝产品的共性,这是一种资源禀赋。虽然合成钻石从物理属性、化学属性以及分子结构等方面与天然钻石无异,但由于它是科技产物,可以工业化生产,意味着它可以无限复制,这将极大削弱合成钻石本身的价值。稀缺性是横亘在天然钻石和合成钻石之间的鸿沟。从“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到“真钻才是真爱”的营销策略的转变,也在强化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之间的分野。
  天然钻石与合成钻石的共存,需要更理性地看待和积极地介入。首先是钻石分级制度的建立。国内之间机构需要尽快借鉴GIA、HRD等国际钻石机构的钻石分级制度,给合成钻石一个合理的身份。其次是市场上也需要尽快给合成钻石一个准确的定位,并给予一定的市场空间和流通渠道。再其次是对于合成钻石的排查技术和设备,要进一步普及,同时也需要不断改造升级。毕竟,在“造假”技术和“辨伪”技术的赛跑中,后者一旦落后太多,对整个市场来说都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