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珠宝行业门户平台欢迎您

首页 > 知识 > 珠宝知识 > 关于翡翠的由来你听过吗?

关于翡翠的由来你听过吗?

翡翠,一听到这个名称,就会令人觉得十分优雅高贵,如春天般温暖,如夏花般绚烂,如秋叶般诗意,如冬雪般浪漫。这么唯美的名字是从何而来呢?现在提起翡翠二字,大家或许都会联想到宝石、装饰品、摆饰品等等。但追溯到很久以前,翡翠并不是宝石的代名词。那么翡翠的由来你听过吗?下面饰界小编就来讲讲翡翠的由来到底是什么把。

翡翠的英文名称为Jadeite,源于西班牙语pridre de yiade,其意思是指佩戴在腰部的宝石。因为在16世纪,西班牙人认为翡翠是一种能治疗腰痛的宝石。1863年,法国地质学家德莫尔(A. Damovr)认为翡翠是辉石类中的钠铝硅酸盐新种矿物,命其名为Jadeite,汉翠名为硬玉,由此,它作为辉石类的新矿物种名被国际矿物协会承认。然而,根据近代科学分析,翡翠并非硬玉,而是以硬玉矿物为主,并伴有角闪石、钠长石、透辉石、磁铁矿和绿泥石等的矿物集合体,还含有一种以前认为只有在月球上才能形成的钠(陨)铬辉石。不同质量的翡翠,其矿物含量存在差别。翡翠与非翡翠间的硬玉含量界定,各家说法不一,目前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但不管今后的含量界定结果如何,可以肯定,翡翠不等于硬玉。硬玉是一种矿物学概念,而翡翠是一种岩石学概念。

在中国古代,翡翠的由来最初源于鸟名。《淮南子》一书中说,秦始皇发雄兵五十万,血战三年,征服了岭南各地,目的就是掠夺“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这里的翡翠,并不是玉石,而是翡翠鸟的羽毛,即古书中多有记载的“翠羽”,当时是一种名贵的装饰品。同在汉代,这一名词亦见于《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厨毡…,出铜、铁、铅、锡、金银、光珠、琥珀、水晶、琉璃、柯虫、蚌珠、孔雀、翡翠、 象、猩猩……”翡翠是古代生存在黔滇西南夷一带的一种,鸟羽由红绿两色混合,鸟羽正面视为翠绿,侧视鸟的羽毛但见翡红。滇西哀牢人称翡翠鸟为“绿翠”鸟与“马翠”鸟。翡翠鸟不会捕鱼,平时活跃在河泽里,飞居于林荫中。这种鸟的毛色十分好看,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即解释:“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在各个朝代文人墨客的诗句中,经常出现有关翡翠的词句。如唐代大诗人杜甫《重过何氏五首》;“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蜻蜒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唐代诗人陈子昂《感遇》诗:“翡翠巢南海,雌雄株树林……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金初著名诗人蔡松年在他的《鹧鸪天,赏荷金》中写道:“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照潇湘。醉魂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明朝大诗人文徵明的诗《莲房翠禽明》中也写道:“锦云零落楚江空,翡翠翎边夕照红。愁绝开桡烟水外,秋香吹老一滩风。”

翡翠的由来,古代除作为鸟名被广泛流传使用外,更多的时候则是作为鲜艳颜色的代名词,即翡红与翠绿。到了清代,翡翠鸟的羽毛作为饰品进入了宫廷。色彩艳丽的翠羽深受嫔妃们的喜爱。她们将其插在头上作为发饰,用羽毛贴镶拼嵌作为首饰,故其制成的首饰名称都带有翠字,如钿翠、珠翠等。即使到了清末民初乃至解放后一段时间,京剧名伶的“点翠”之物,仍然在使用翡翠鸟的羽毛。到了清代中期,大量的缅甸玉通过进贡进入了深宫内院。这些玉石的颜色为绿色、红色,且颜色多不均匀,有时在浅色的底上,常伴有红色和绿色的色团,颜色之美宛如赤色羽毛的翡鸟和绿色羽毛的翠鸟,所以人们称这些来自缅甸的玉为翡翠,渐渐地这一名称在中国民间流传开了。从此,“翡翠”这一名称也由鸟名转为缅甸玉石的专用名称。

此外,对于翡翠的由来,坊间还有另一种说法:翡翠到了清初才从缅甸运入中, 当时中国新疆和田玉中的碧玉称为翠玉。当缅甸玉流入云南一带时,人们分辨出不是中国的和田玉(即翠玉),为避免与中国产的翠玉相混淆,故将其称为“非翠”,即“不是中国翠玉”的意思。后来,“非翠”就慢慢变成“翡翠”这个美丽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