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珠宝行业门户平台欢迎您

首页 > 知识 > 珠宝知识 > 藏饰大全,你认识几样?

藏饰大全,你认识几样?

藏饰泛指具有藏民族特色的饰品,一般以天然宝石、动物骨骼、藏银、藏铜手工制作。藏饰的材质、图案多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带有浓烈的藏传佛教的色彩,为很多人所喜爱。

藏饰主要包括头上戴的巴珠、簪子、发卡,发辫的银币,耳朵上的大环,项间戴的项链、托架、嘎乌,腰上系的图纹腰带,悬挂的火镰盒子、藏刀、腰扣、鼻烟壶,手上戴的各类戒指手镯等。

天珠

天珠是西藏非常独特的饰物,当然现在已经从西藏传入中土,成为了文玩圈炙手可热的配饰之一。不同的纹路则对应了不同的图腾并具体代表了不同的象征。天珠一般到了污秽之地最好摘下,否则对神灵不敬也对自己不利。

佩带天珠应注意哪些事项?

1. 佩带后尽量不让外人触摸,如经触摸,必须净化之。

2. 经常携带天珠、天眼珠,赴众多天珠处调和,补充能量。

3. 若行经不洁场所,或参加婚丧喜庆后均应净化之。

4. 佩带前或后,可以请高僧大德或上师加持,更长功能。(到庙里拜拜过火亦可长功能)

5. 配带一定时间后,记得要定时净化。

天铁托甲

藏人相信天铁托甲与天珠同样来自于天界,传说天铁托甲为战神,天珠为天女,均来自于天界,托甲的能量勇猛刚烈,蕴藏着无与伦比的力量,密宗称之为“天铁”,即是“来自天上的铁”之意,多用来制造佛家上乘法器。因千年天铁经历代修行者的加持,所以常人佩戴天铁饰物,是极佳的护身符和辟邪物;因为持咒能量强大,被藏密列为和天珠、灵骨同等地位,三者合称为“藏密三宝”。

嘎乌盒

嘎乌是藏语的音译,其为小型佛龛,通常制成小盒型,用以佩戴于颈上或者供奉在佛堂,龛中供设佛像或唐卡。随身佩戴或者在家供奉,祈求本尊加持,为驱魔辟邪之密坛。嘎乌的形状不一,一般为银质或铜质,嘎乌的里面装有佛像或堪布、活佛、喇嘛的神物以及护身符等。

"嘎乌"有金、银、铜造的三种,银制的较普遍,形状大小不一样。男子用方的,女子用圆的,挂在脖子上,垂在胸前。佩戴嘎乌,一方面有护身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有装饰的意思。因此,藏民多在出门时佩戴。嘎乌的形状不一,一般为银质或铜质,盒面上镶嵌有玛瑙、松石,雕刻有多种花纹图案。嘎乌的里面装有佛像或堪布、活佛、喇嘛的神物以及护身符等。嘎乌是由佛盒演变而来,现已成为藏族女子必不可少的重要饰物,认为佩戴上它可以护身。

另外,由于出于尊敬的心理,有人认为直接佩戴佛像是对佛的不尊敬。因为佛像直接和人的皮肤接触,属于污渎佛像的行为,所以会用嘎乌盒来把佛像装起来再佩戴以减小罪过。

擦擦

"擦擦",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藏地发现的早期印度风格的擦擦多由红色陶土塑成,边缘不规整,胎泥外溢,图案以神降塔、吉祥塔和菩提塔居多,且大都印有般若经咒。此后,藏地自身也开始制作擦擦,内容、题材逐渐增多,藏文的六字真言由藏文转写的梵文经咒取代。汉地及以往书面语称之为"模制泥佛像"或"拓模泥像"等。

藏传佛教僧俗制作擦擦的目的在于积攒善业功德,并将其视作消灾祈福的圣物,多用于佛像及佛塔的装藏。有些则直接置于寺庙,修习的岩窟或"擦康","门塘"内,还有的堆放在山顶和路口的玛尼堆处,与风马旗、玛尼石刻和经幡在一起,受到信众的顶礼膜拜。除以上的供奉方式外,还流行将擦擦安放于随身佩带的嘎乌之内,以便随时随地地观想礼赞。此外,西藏地方政府四品以上的官员,还把盛有擦擦的嘎乌戴在发譬中,以作为官位等级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