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古名为昆仑玉,是我国的瑰宝。原产地西域莎车国,是著名的软玉品种。到目前为止有一千多年历史,其文化底蕴不言而喻,深受大家的喜欢。和田玉跟翡翠差不多,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族,并非只有羊脂白玉一种。所以,想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上乘和田玉,还是需要耐心的去读懂它。
和田玉——特别有“料”
常听有人说子料、山料等,这些名称不是和田玉的别名,是指和田玉产出的状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仪器能准确的划分出青海料、俄料跟和田玉的区别,所以大家都含糊的将它们统称为“和田玉”。这就苦了消费者,都是“和田玉”,竟然还分三六九等?
1、青海料
又称“青海玉”或者昆仑玉,产自昆仑山脉靠近青海省的地方。虽然跟新疆和田玉处于同一个矿带,但两者的差距还是有点大的。青海料的细密度、油润度都不如新疆和田玉,而且大部分都呈灰白色的,给人一种阴沉、不明快的感觉。
2、俄料
顾名思义,是产自俄罗斯的“和田玉”,也被称为“俄罗斯玉”,但玉石界都叫它俄料。老实说,它的质地、颜色是最接近新疆和田玉的,绝对是最强替身!俄料的颜色非常丰富,所以在市场上,很多俏色雕件都是俄料制成的。但俄料没有青海料透明水润,也没有新疆和田玉油润,虽然颜色明艳,但总觉得干干的。
3、山料
在岩层里,以人工开采的原石。表面粗糙、多棱角,基本不如籽料。和田玉的原生矿形态,块度一般较大,棱角分明,品质一般。
4、籽料
籽料也被称为“水石”,是山料崩落至河流中,长时间的河水冲刷,经过自然界剥离、搬运、分选等“大浪淘沙”的过程之后,残留下来的和田玉。玉质细腻晶莹,如凝如脂,外面有一层籽皮,但品质为和田玉产状中最好的一种。
5、山流料
山矿碎裂滚落至河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河水冲刷沉积在河床当中,河床干涸后裸露出来,表面较为圆润,也许稍有棱角,但还算光滑,品质介于山料和籽料之间。
和田玉——特别有“颜”
纵观世间万物,能拥有多种颜色的事物很多,但是要想惊艳四方的就微乎其微了。和田玉就是“微乎其微”中的一个,而且,各个身份作用都不一般。
1、白玉
以白色为主的和田玉,常微带灰绿、淡青、褐黄、肉红或紫灰等色调,白玉在叫法上名目繁多,一般业内人士把各种白色分为季花白、石蜡白、梨花白、鱼肚白、雪花白、象牙白、鸡骨白、月白等。
白玉是和田玉中特有的高档玉石,价格一般较高,且块度一般不大。在中国历史上,白玉一直被视为特等或上等的玉料。
2、青玉
灰绿色、青灰色、灰黑色等中等,深色品种,偶尔带有灰蓝色调,与青白玉只有颜色深浅的差别。和田玉中青玉最多,因此常常被雕琢成大的摆件,特别是大型的山水玉雕,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青玉的玉质细腻温润、玉色深重且纯正一致,整体呈现刚劲之气,寓意着基业长青。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国玺的主要选材,代表清王朝最高皇权的清二十五方宝玺中,有13枚都是青玉玉玺,“帝王之玉”非它莫属了。
3、碧玉
指玉料以绿色为基础色,有青绿、暗绿、墨绿、黑绿色等颜色。碧玉即使接近黑色,其薄片在强光下仍然是深绿色。清朝以来,以绿色为美的翡翠、碧玉时尚文化观也在慢慢盛行。
碧玉主要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是产于酸洗侵入岩体的接触带,质地较为纯净细腻;另一种产于超基性岩体的接触带,杂质较多,常常会有黑色的矿物包体。
4、墨玉
墨玉,指的是和田玉中的一个名贵品种,它具备和田玉的优秀品质,精致温润,其中纯漆黑如墨者,其漆黑如墨,色重质腻,纹理细致,光洁典雅。
和田墨玉的名气虽不及白玉,但是因为产量稀少,故十分珍贵,颜色低调沉稳,市场少见。其实,品质好的墨玉,色浓质腻,也拥有独特别致的美丽,精美珍贵很难得。
5、黄玉
黄玉因谐音“皇”,自古以来深得人们的追捧和喜爱。黄玉产量极为稀少,其价值一度甚至超过羊脂白玉,俨然成为皇室贵族的专用之物。其实在古代,白玉的价值并没有现代社会高。
古人以“黄侔蒸梨”色者为最好。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真正天然和田黄玉应该是淡淡的鸭梨黄或板栗黄,和田玉的黄玉的颜色是原生的,是一种特征的端庄的黄色,微微带有黄绿色调。
6、糖玉
糖玉,顾名思义,总会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关于糖玉的成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原生态,有人说是次生作用形成的。因其颜色像红糖,所以被形象地称之为糖玉。
玉内部主体部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肉,主要是白玉或青玉(也有黄白的),因受浸染程度不同,糖色的部分也不同,糖色的厚度在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通常附着在肉的表层,也有将肉色包裹起来,呈过渡关系。糖色部分占整体样品的85%以上时,定名为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