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的珠宝行业门户平台欢迎您

首页 > 资讯 > 珠宝新闻 > 可怕!防晒霜居然是“杀死”珊瑚礁元凶之一

可怕!防晒霜居然是“杀死”珊瑚礁元凶之一

近日,美国夏威夷州议会一位参议员提出了一项法案,建议除出具医疗处方的情况外,禁止在夏威夷销售含有羟苯甲酮和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的防晒霜。而这项提议的由来则是因为两种化合物会随着游客进入海洋而对珊瑚礁造成威胁。

事实上,夏威夷并非第一个注意到防晒霜会危害珊瑚礁的地区,包括帕劳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在内的一些拥有依靠珊瑚礁产业的地区也已经注意到了这项法案。虽然这项法案在防晒霜制造商看来还需要更多证据的支持。但实际上,关于防晒霜影响珊瑚礁的研究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

可怕的防晒霜

2008年,美国的研究人员就在实验室和数个热带野外地区都发现羟苯甲酮可能导致珊瑚白化。其他研究表明,羟苯甲酮还会干扰虾和蛤蜊等海洋生物的内分泌。

羟苯甲酮是一种人工合成化合物,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被作为防晒霜的一员,它也出现在具有防晒功能的保湿霜和唇膏中。另一位被提案“击中”的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则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防晒剂之一。因为它也具有极好的紫外光吸收曲线,且吸收率高,安全性良好,毒性极小,并具有很好的脂溶性。因此,它不仅出现在防晒霜中,同时也出现在塑料、橡胶和涂料等化工领域。

既然两者皆为紫外线的“阻挡者”,那么也理所应当地成为在阳光照射强烈的夏威夷等海岛度假人群的防晒首选。但就是这些几乎不被人记住名字的化学物质,却成为海洋内不可忽视的污染源。

美国人员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在夏威夷毛伊岛最受欢迎的海滩附近的水域中检测到羟苯甲酮污染程度高达4000万亿分率(ppt)。研究人员表示,在温暖的水域中,如果羟苯甲酮浓度持续多日达到400ppt左右就足以导致珊瑚白化。更可怕的是,它还会破坏成年珊瑚的DNA、改变幼年珊瑚的DNA,这意味着幼年珊瑚正常发育的几率将变得非常低。

“因人类涂抹防晒霜被带入海水的羟苯甲酮等化学物质看似数量并不多,但经过生物富集作用后,浓度会提升。

生物富集作用又称为生物浓缩,是指生物将环境中低浓度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转运和蓄积达到高浓度的能力。“所以虽然海水中含量不多,但被浮游植物吸收后,微量的化学物质就会被放大到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浮游植物进入动物体内后,化学物质的浓度又再次被放大。经过食物链中不断的层层积累后,需要食用浮游动植物的珊瑚就会得到被无限放大的羟苯甲酮和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进而造成白化甚至死亡。”杨东方解释道。海南大学环境科学系副教授赵洪伟2010年至2014年间曾在夏威夷大学留学,发现夏威夷著名浮潜看珊瑚的景点恐龙湾(Hanauma Bay)水下的珊瑚已经大量死亡。“我认为可能与每年有大量涂抹防晒霜的游客到此浮潜有关。相比之下,未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地方的珊瑚长势良好。

脆弱的珊瑚礁

珊瑚礁的生存现状一直是全球海洋科学家们关心的领域,因为它们是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因为它们对生存环境严苛的要求。首先,珊瑚不是植物,而是一种低等腔肠动物,其出现已经拥有上亿年的历史,通常生长在水温23℃~26℃、盐度为27~48的热带、亚热带浅海地区。除了对温度和盐度有要求,珊瑚对海水水质、光照强度等也有较高的要求。其次,珊瑚对温度波动很敏感,温度变化只要达到1℃~2℃,珊瑚就会驱逐共生在它们身上的藻类,变为白色,这一过程称为“漂白”,也就是珊瑚白化。如果水温下降,共生的藻类会回到漂白后的珊瑚中,珊瑚颜色就可能恢复原状,但如果高水温持续几个月,珊瑚就会死亡。

“正是因为珊瑚对于生存环境的高要求,所以它的生存环境相对稳定,一旦化学物质产生生物富集作用,就会在一片区域愈演愈烈,导致珊瑚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杨东方说。更可怕的是,人类合成的化学物质相对稳定,即便宽阔如海洋也无法令其完全消纳和分解。“以已经被禁止的农药666举例,有研究发现它在自然界被分解的时间需要上千年,即便已经被停止使用,也依然无法阻止生物对其的富集作用。”

这意味着,被各种化学物质“堆砌”而成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对于海洋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赵洪伟表示:“化妆品中除了添加吸收紫外线的化合物外,还包括种类繁多的化学稳定剂、塑料微颗粒等,这些物质也会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虽然防晒霜对于珊瑚礁的影响有目共睹,但是另一个对珊瑚产生威胁的就是全球变暖。“毕竟夏威夷地区考虑禁止销售含有羟苯甲酮和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的防晒霜只是针对局部地区的措施,在全球范围内,我们依然要看到全球变暖才是杀死更多珊瑚的罪魁祸首。”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