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碧玺”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清朝,是一品和二品官员的顶戴花翎的材料之一,也用来制作他们佩戴的朝珠。同时,碧玺也是慈禧太后的最爱之一。因此在慈禧太后时代,碧玺在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清朝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为36两8钱,以及一个西瓜碧玺做成的枕头,当时就值75万两白银。
不少人应该都知道,很多女性喜欢的彩色宝石碧玺的矿物学名叫电气石,可能商场有的卖家也直接喊它电气名,只是碧玺这个名字大家最为熟悉。
之所以叫电气石,是因为这种矿石自己会产生电荷。那它是怎么产生电的呢?会对人的身体有伤害吗?
碧玺是矿物中唯一会产生电气的矿石,在受热时会带上电荷,这种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碧玺这一特性的秘密在于结晶的形状。
电气石的结晶呈柱状形,两端的三个面以一百二十度的角度结合,上方的角度为一百二十度,下方的角度为一百八十度。
此形状原本是不可能产生电气的。但是电气石结晶中,井然有序排列的正电子和负电子,加热过后,电子会到达结晶的两极,而产生正电与负电,此现象称为焦电。